1949年,戰爭改變了豫劇的旅程,遠從河南一路風險一路傳唱,正以為要在越南富國島落腳,才將安身立命的「中州豫劇團」招牌掛起時,豈知風雲乍變,只得再次收拾行囊飄洋過海,來到臺灣高雄左營。張岫雲老師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好遂以「中州豫劇團」為底,1...(更多內容)
1949年,戰爭改變了豫劇的旅程,遠從河南一路風險一路傳唱,正以為要在越南富國島落腳,才將安身立命的「中州豫劇團」招牌掛起時,豈知風雲乍變,只得再次收拾行囊飄洋過海,來到臺灣高雄左營。張岫雲老師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好遂以「中州豫劇團」為底,1953年9月25日在國防部支持下,於海軍陸戰隊組建了「飛馬豫劇隊」。
時代變遷,飛馬豫劇隊隨著軍中劇團任務解編,1996年1月1日改隸教育部,成為國立國光劇團第一個附屬團隊,隊名為「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2008年3月6日隨政府文化事權統一,移撥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升格更名為「臺灣豫劇團」;2012年5月20日因應文化部成立,臺灣豫劇團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轄下派出單位。
歷經數代人胼手胝足,衣箱挑起「戲曲薪傳」,肩頭扛起「精緻劇藝」,屢屢應邀赴海外巡迴演出,行旅踏遍韓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法國、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此外,也積極辦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聯演與論壇,2002年起,連續五度榮獲行政院陸委會「兩岸文化交流績優獎」殊榮!
臺灣豫劇團每年製作全新大戲,融合傳統現代,擷取中西精華,嘗試跨界合作,推出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傳統經典劇目:《白蓮花》、《三打陶三春》、《西出陽關》、《巧縣官》、《七品芝麻官》、《孟麗君》、《楊金花》、《王魁負桂英》、《穆桂英》、《新對花槍》、《香囊記》、《唐伯虎點秋香》、《大祭樁》、《寒江關》、《紅娘》、《閻惜姣》、《三娘教子》,新編劇目:《秦少游與蘇小妹》、《武后與婉兒》、《田姐與莊周》、《少年齊桓公傳奇》、《慈禧與珍妃》、《拜月亭》、《花嫁巫娘》、《蘭若寺》、《飛馬行》、《觀.音》、《武皇投簡》、《龍袍》,跨界之作:《杜蘭朵》、《豫韻-台灣情》、《約╱束》、《量.度》、《巾幗.華麗緣》、《天問》,移植劇目:《大腳皇后》、《劉姥姥》、《梅龍鎮》、《一樹紅梅》,本土題材:《阿彌陀埤》、《曹公外傳》、《美人尖》、《梅山春》、《金蓮纏夢》,實驗劇:《試妻!弒妻!》、《劉青提的地獄》、《未來處方箋》,兒童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龍宮奇緣》、《錢要搬家啦?!》、少年豫劇:《快打三國》。其中《慈禧與珍妃》榮獲2008年電視金鐘獎最佳傳統戲劇節目獎項,《花嫁巫娘》獲2011年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節目。
豫劇屬梆子劇種,具有率真、奔放、豪邁之特色;臺灣豫劇團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近70年,吸收在地人文風情及跨界藝術涵養,開枝散葉,展現出臺灣多元文化印記,未來期能持續接軌國際舞臺,開創更寬廣的戲曲藝術新領域;以精湛的表演藝術呈現戲曲美學新風格,散發更耀眼的臺灣梆子戲新風采!
主題 | 戲曲 | ||||||||||||||||||||||||||||||||||||||
---|---|---|---|---|---|---|---|---|---|---|---|---|---|---|---|---|---|---|---|---|---|---|---|---|---|---|---|---|---|---|---|---|---|---|---|---|---|---|---|
種類 | 豫劇 | ||||||||||||||||||||||||||||||||||||||
團體英文名稱 | Taiwan Bangzi Opera Company | ||||||||||||||||||||||||||||||||||||||
代表作品 | 約 / 束 花嫁巫娘 巾幗.華麗緣 美人尖 劉姥姥 | ||||||||||||||||||||||||||||||||||||||
電話號碼 | 07-5828-753 | ||||||||||||||||||||||||||||||||||||||
傳真號碼 | 07-5877-214 | ||||||||||||||||||||||||||||||||||||||
聯絡地址 | 高雄市左營區實踐路102號 | ||||||||||||||||||||||||||||||||||||||
電子郵件 | |||||||||||||||||||||||||||||||||||||||
網址 | www.ncfta.gov.tw/bangziopera_73.html |
||||||||||||||||||||||||||||||||||||||
獲獎紀錄/重要活動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