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崑山腔演唱,是為目前中國最古老、藝術性最高之戲曲劇種。清領時期即已傳來臺灣,並被保存於十三腔、北管中傳唱,1949年之後,先以業餘曲會和學校社團活動為主,近年則有水磨曲集、臺灣崑劇團、蘭庭崑劇團、台北崑劇團等團體成立並活躍演出,在有志者的推動下,崑劇的演出及欣賞在臺灣頗見新貌。
由戴君芳導演的《風月》,乃以《紅樓夢》與《紅樓夢戲曲集》為題材,把握青埂峰下頑石化身寶玉,穿梭在風月無邊的大觀園內,汲取青春的豐盈與失落、凝視情感的真摯與疑猜之紅樓發展初衷,由李易修扮演頑石,從歷劫歸... (更多內容)
本劇是臺灣第一齣原創自製的實驗崑劇。在二分之一Q劇團正式成軍前,2004年由主要成員:導演戴君芳、崑曲小生楊汗如、舞台裝置設計家施工忠昊等人共同創作。初試啼聲即入圍該年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節目,並在... (更多內容)
清代中葉,洪昇完成全劇共50齣的經典傳奇《長生殿》,結構嚴謹、聲律皆美,是崑劇藝術達至巔峰的代表作品之ㄧ。「蘭庭」精選其中經典折子〈定情〉、〈夜怨〉、〈密誓〉、〈窺浴〉、〈驚變〉、〈埋玉〉、〈彈詞〉等... (更多內容)
「蘭庭六記」係指從六大崑曲名劇中精選出的十個經典折子戲,由旅美知名崑生溫宇航擔綱主演。在《還魂記》、《紅梨記》、《獅吼記》中他展現自己最擅長的巾生演技,在《繡襦記》中表現窮生、《連環記》演雉尾生、《白... (更多內容)
《牡丹亭》堪稱歷來最常被改編重演之崑劇經典劇目,本劇以「崑曲與歷史空間的聲情對話」為主軸,在舊米酒作業場(華山創意園區4-B)充滿斑駁歲月痕跡的歷史建築中,透過現代女子閱讀《牡丹亭》的想像和自我投射,... (更多內容)
本劇為該團創意鐵三角—導演戴君芳、演員楊汗如、裝置藝術家施工忠昊共同創作之第2號作品,入選【2005新點子劇展】。劇本改編自明末作家袁于令《西樓記》之〈樓會〉、〈拆書〉、〈空泊〉、〈錯夢〉四折。描寫名... (更多內容)
本劇出自清初戲曲名家李漁之手,劇情緊湊、排場熱鬧。臺崑版劇本由洪惟助教授參考李漁原著和浙崑周傳瑛、朱國梁改編本修編而成。劇演紈褲子弟戚友先誤使風箏落於詹府二小姐淑娟院中,索回後同窗韓琦仲見有佳人和詩其...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