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投縣賽德克族地區,傳統的歌樂、即興藝術僅殘存於少數口述耆老之中。在過往的歲月裡,有能力擔任領唱的人在部落間代代傳承,而現今的原住民族在時代的洪流之下,因為年輕人口外流、文化認同度低落,過往的傳承機制不復存在,有瀕危之虞。為了保留這珍貴的...(更多內容)
在南投縣賽德克族地區,傳統的歌樂、即興藝術僅殘存於少數口述耆老之中。在過往的歲月裡,有能力擔任領唱的人在部落間代代傳承,而現今的原住民族在時代的洪流之下,因為年輕人口外流、文化認同度低落,過往的傳承機制不復存在,有瀕危之虞。
為了保留這珍貴的文化資產,透過部落耆老堅持下,而成立了「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成員主要由南山溪部落的族人所組成,該部落屬於最古老的都克達雅語族,他們在傳統文化一片急速的凋零聲中,由碩果僅存的高齡耆老Obin Nawi帶領著年輕世代持續傳唱祖先所留下的古謠,將曲目保存並把傳習使命持續下去。
賽德克重要的傳統文化除了編織、祭典、紋面之外,在傳統音樂上也有另一種特質,透過對答輪唱的方式即興吟唱,稱為「uyas kmeki」。在賽德克族過去的傳統生活中,「uyas kmeki」的唱跳在全年各種農事、獵首、狩獵祭典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題 | 音樂 |
---|---|
種類 | 原住民音樂 |
作品英文名稱 | A Documentary Film on The Traditional Seediq Culture |
演出團體 | 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 |
主創人員 | 指導老師郭蔡再妹、指導老師郭阿玉、指導老師高月美、指導老師劉秋心、團長蔡玉花、編劇姜俊偉、團員張淑蘭、團員田明輝、團員黃冬花、團員:郭明德、團員高文義、 團員石淑英、團員黃秀枝、團員田月嬌、團員郭美妹、團員潘秀花、團員洛金祐希、 團員謝秀娟、團員陳慧音 |
首演日期 | 2013-11-01 |
演出地點 | 仁愛鄉南豐村,南投 |
演出長度 | 約7分 |
影像提供 | 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臺灣音樂館 |
其他代表作品 | 賽德克族口簧琴 kngdusan rudan Sediq sbiyaw 祖先的腳蹤 uyas nagih kuhul 傷心歌- uyas nurasn bubu 母親辛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