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姨歌」原出自閩南人牽尪姨儀式歌曲。目前所知最完整的尪姨歌,為保存在南管指套中的一套道教樂曲「弟子壇前」,全套包含三首樂曲,第一首【弟子壇前】,牌調名題為尪姨歌;第二曲【請月姑】,也題作尪姨歌.第三首樂曲【直入花園】,則題為尪姨疊,疊即疊...(更多內容)
「尪姨歌」原出自閩南人牽尪姨儀式歌曲。目前所知最完整的尪姨歌,為保存在南管指套中的一套道教樂曲「弟子壇前」,全套包含三首樂曲,第一首【弟子壇前】,牌調名題為尪姨歌;第二曲【請月姑】,也題作尪姨歌.第三首樂曲【直入花園】,則題為尪姨疊,疊即疊拍,為演唱速度加倍之意。這是南管樂曲中保存完整的民間宗教歌曲。
【直入花園】內容描述民間私人舉行請尪姨儀式活動時,參與者被牽引入地府途中之所見經過花園的幻象情形。傳說中通往地府的途中一座花園,在此園中一座六角亭,象徵參與儀式個人運勢,因此如果亭子年久失修,便暗示觀者將會有災禍。民間婦女請尪姨時,也喜歡順便「探花」猜測子嗣性別,請尪姨入花園去看開白花或紅花,白花代表男孩,紅花代表女孩。尪姨甚至能把整株樹上有幾朵紅花幾朵白花一併告知,即命中注定有幾男幾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