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根據明代劇作家梁辰魚所著、號稱崑山腔第一個劇本的《浣紗記》改編而成。由團長洪惟助教授親自執筆,一改原著篇幅冗長、結構鬆散之弊,以〈浣紗〉、〈憶約〉、〈勸施〉、〈泛湖〉等折表達范蠡與西施的愛情主線;用〈苦諫〉、〈賜劍〉寫伍子胥的忠貞執著;...(更多內容)
本劇根據明代劇作家梁辰魚所著、號稱崑山腔第一個劇本的《浣紗記》改編而成。由團長洪惟助教授親自執筆,一改原著篇幅冗長、結構鬆散之弊,以〈浣紗〉、〈憶約〉、〈勸施〉、〈泛湖〉等折表達范蠡與西施的愛情主線;用〈苦諫〉、〈賜劍〉寫伍子胥的忠貞執著;透過〈請降〉、〈伐吳〉展現戰爭熱鬧場面,後兩者也描繪了國家興亡的副線。除劇詞大幅刪修,唱詞合乎曲牌格律,力求典雅而不晦澀,主要人物范蠡、西施、子胥、夫差的性格均予以強化,使劇中人物更加立體。
這次兩岸合作聯演,配角由兩岸演員共同擔綱,主角范蠡與西施則分別由三組演員飾演,每場演出都有新效果、新火花。最後進行攝錄之版本,是二位台灣京劇科班出身並浸潤崑曲多年的演員,趙揚強飾范蠡深具陽剛之氣、本工花旦之楊莉娟飾西施,較之崑班閨門旦,則更添幾許活潑天真。
主題 | 戲曲 |
---|---|
種類 | 崑劇 |
作品英文名稱 | A Newly Composed Kunqu Opera Fan Li and Xi Shi |
演出團體 | 臺灣崑劇團 |
主創人員 | 編劇洪惟助、導演沈斌、作曲/編曲周雪華、演員趙揚強(臺崑)、演員溫宇航(臺崑)、演員楊崑(浙崑)、演員楊莉娟(臺崑)、演員陳長燕(臺崑)、演員程偉兵(浙崑)、演員胡立楠(浙崑)、演員鮑晨(浙崑)、演員王鶯華(臺崑)、演員項衛東(浙崑)、演員田漾(浙崑)、演員陳元鴻(臺崑)、演員李瓊瑤(浙崑)、演員王靜(浙崑)、司鼓霍瑞濤、司鼓吳承翰(臺崑)、司笛馬飛雲、司笛李經元(臺崑)、笙王成、中胡程峰、揚琴黃瑾、琵琶項宇、古箏陳岩、大提琴蔡群慧 |
字幕 | 中文 |
首演日期 | 2013-04-30 |
演出地點 | 城市舞台,臺北 |
演出長度 | 150分 |
影像提供 | |
其他代表作品 | 風箏誤 荊釵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