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由大陸知名劇作家陳亞先,在古代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及清雜劇《罵閻羅》等素材觸發下所編創。事寫窮酸秀才司馬貌,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其狂傲之性驚動天帝,特許其擔任「半日閻羅」,為陰陽兩界主持公道。他原以為善惡皆能各得其所,大膽批下輪迴譜...(更多內容)
本劇由大陸知名劇作家陳亞先,在古代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及清雜劇《罵閻羅》等素材觸發下所編創。事寫窮酸秀才司馬貌,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其狂傲之性驚動天帝,特許其擔任「半日閻羅」,為陰陽兩界主持公道。他原以為善惡皆能各得其所,大膽批下輪迴譜,串聯起不相干歷史人物的前世今生,上下古今穿越時空。國光劇團搬演版本,為王安祈、沈惠如大幅編修,原來兩世輪迴的故事擴充至三世,主線情節中穿插重新處理過後的老戲片段,結合得宜,彼此映襯。經由新舊閻君的論辯,所指涉的人生、天道等種種意涵已是不言而喻,加上靈魂對生命詰問的哲思,跳脫傳統戲曲教忠教孝的窠臼,使本劇更加貼實「思維京劇」的名號。
面對劇中數量繁多的歷史人物,導演李小平展現了流暢的舞台調度技法,調劑冷熱、動靜交錯,捨棄了大段慢板的抒情手法,加入鬼卒們的翻滾撲跌,使得人物雖經三世輪迴,戲劇節奏亦未顯拖沓。舞台、燈光設計聶光炎,以五彩繽紛的光束和陰影塑造出渾沌未知的氛圍,並以高低層次的舞台,強化地府的沉重及壓迫感,充分發揮劇場設計,為劇作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