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特技表演的歷史始自宋朝,無論在宮廷或民間節慶場合,都是各色民俗特技進獻之所。到了20世紀中期,歷史的因緣際會使得一些大陸特技家班藝人留在臺灣,在戲院、酒店、歌廳、軍中康樂隊中討生活。早期特技頗受國民政府的重視,1973年教育部成立「中華...(更多內容)
民俗特技表演的歷史始自宋朝,無論在宮廷或民間節慶場合,都是各色民俗特技進獻之所。到了20世紀中期,歷史的因緣際會使得一些大陸特技家班藝人留在臺灣,在戲院、酒店、歌廳、軍中康樂隊中討生活。早期特技頗受國民政府的重視,1973年教育部成立「中華綜藝團」,經常奉派出國演出進行國民外交;1978年李棠華成立「中華民俗技藝訓練中心」,則開始有系統的培訓特技人才;1982年國立復興劇校(臺灣戲曲學院的前身)增設「綜藝科」,建立了演藝專業及學科的完整教育。
「穿地圈」的特技表演是屬於翻騰技巧類節目,表演者將空心圓圈堆疊起至兩米高,並精準躍身翻穿過圈之表演。這項特技需要表演者擁有紮實之翻騰與體操技巧,才能展現速度與完美的翻轉。
主題 | 民俗雜技 |
---|---|
種類 | 雜技 |
作品英文名稱 | Leaping through Hula Hoops |
演出團體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綜藝團 |
主創人員 | 演員鄭詔元、演員曾嘉霖、演員曾士龍、演員劉翊翔、演員陳俊宏、演員沈家慶、演員葉政賢、演員羅世楊、演員何明昌、演員林元凱、演員郭哲遠 |
演出地點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臺北 |
演出長度 | 3分 |
影像提供 | |
其他代表作品 | 轉盤 扛高竿、散梯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