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音樂可說是臺灣民間最為普遍的傳統音樂。在臺灣,除了南管以外,所有其他的傳統音樂幾乎部可泛稱為「北管樂」,北管分布的地區也較南管廣闊。北管音樂所包含的樂曲、劇種非常多樣,有戲曲音樂、屬於歌樂的細曲、屬於鼓吹器樂的牌子、絲竹器樂的弦譜等四大...(更多內容)
北管音樂可說是臺灣民間最為普遍的傳統音樂。在臺灣,除了南管以外,所有其他的傳統音樂幾乎部可泛稱為「北管樂」,北管分布的地區也較南管廣闊。北管音樂所包含的樂曲、劇種非常多樣,有戲曲音樂、屬於歌樂的細曲、屬於鼓吹器樂的牌子、絲竹器樂的弦譜等四大類。「鑼鼓」主要配合戲曲前場演出、加強吹打樂(牌子譜)的氣勢或是純器樂的演奏(清鑼鼓),雖有新舊風格,但使用樂器相同。此外,一般稱伴奏的樂隊為「後場」,而鑼鼓的部份為「武場」。領導武場者稱為「頭手鼓」,其餘稱「下手」。吹打樂又可分為大吹打和小吹打,前者以大嗩吶和打擊樂為主;後者以小嗩吶、打擊樂,和絲竹樂為主。
主題 | 音樂 |
---|---|
種類 | 客家八音 |
作品英文名稱 | Fortune, Wealth, and Longevity (Da-chuei-da) |
演出團體 |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 |
主創人員 | 嗩吶鄭榮興、阮琴張士峰、二弦謝顯魁、笛子陳慧岑、胖胡鄭水火、司鼓鄭天送、低胡吳岳庭、大鑼陳泱晉、揚琴蔡晏榕、小鑼陳曉貞、三弦蘇盈恩、小鐃吳承漢。 |
演出長度 | 55分44秒 |
影像提供 | |
其他代表作品 | 外四套(絲竹細樂) 六板(絃索八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