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馬翊航
駱以軍的〈中正紀念堂〉收錄於小說集《月球姓氏》(2000)。由21篇以空間、場所為名的作品組構而成的《月球姓氏》,主題圍繞著其父系與母系家族的漂流、變動、死亡,同時也涉及了臺北城市的變遷。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月球姓氏》的主題雖圍繞著家族、家庭,但小說家所創作的並非「家族史小說」。他在作品中往往以凍結、停格的方式,去捕捉記憶經驗中的片段,用意不在追本溯源,而是要顯現家族/史的不可靠與不可考,或根本認為沒有一個固定的根源可以追溯。此一觀點,正好與臺灣族群血統論、本質論成為對照。
〈中正紀念堂〉是一個關於迷路的故事。敘事者「我」回想起國中時期,為了替母親取回新配的眼鏡,搭乘陌生路線的公車到達臺北市,回程時卻誤闖當時仍在施工的中正紀念堂,那佈滿石塊、鋼柱的廣袤空地陌異如外星戰場,巨人迷宮,令他久久無法循原路返回永和。「迷路」以及「消失」的情節與意象,在這篇小說中反覆出現,例如大安公園的改建,使他幾乎無法辨認出原存其上的眷村痕跡。當他隨著這樁迷路的往事往前追溯,他「看見」了無數「消失」的物事──那同樣外省出身的年少女伴,暗夜中眷村違建的印象,拆除的中央市場,「轟然一下在白光裡蒸騰消失」。那些變遷的場景極度快速,難以還原,記憶在這個城市裡是艱難的,而當他形容那迷路的過程宛如「家族神話遷移之初的悲劇性暗喻」,毋寧也暗示著向過去追本溯源的徒勞。
小說中的細節段落,也反應了外省族群的特殊處境。諸如父親努力學習臺語只為了搭計程車時不被看出是老芋仔;外省第二代的「我」與本省人同儕之間那種難以言喻的隔閡;擁有「察哈爾」籍貫的同學卻無從追憶與繼承父親的生命記憶……諸如此類,他說:「這是一個弄錯地圖的故事。」弄錯地圖不只是迷路,更暗示了現實、象徵符號、權力結構之間的多重錯置。透過這些「迷路」「消失」「錯置」,他寫出了臺北城高度複雜的記憶圖像,而在其中行動,漂流,生存的人/族群身世,同樣難以歸類與化約。
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蔡佩含
駱以軍(1967-),生於臺北,祖籍中國安徽。高中時曾夢想當個寫小說的巡山員,因而考上中國文化大學森林系。此後,更加確定了寫作之志而轉入同校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就讀,此時期他耽讀卡夫卡、杜斯妥也夫斯基、馬奎斯、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太宰治等名家經典,甚至手抄學習,享受文學帶給他的靈魂震撼,同時,並深受師長如張大春、羅智成、楊澤、翁文嫻等作家的啟蒙。隨後攻讀國立藝術學院(今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取得劇本創作碩士學位。2007年參與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曾任教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及擔任出版社編輯、《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委員等職。
駱以軍的創作形式有小說、詩、散文等,尤以小說最為活躍。1993年出版之首部小說《紅字團》展現了高度實驗精神,曾獲臺灣省巡迴文藝創作獎,此後獲獎無數,包括全國學生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等。他擅長以詩化的語言開展出後現代式的跳躍、破碎敘事,如代表作短篇小說〈降生十二星座〉中,以迷宮般層疊交錯的時間線,割裂出一個個錯落變形的空間向度。
駱以軍的小說經常起始於某種懸置、焦慮的心緒或情境,此後敘述的時間軸亦不若尋常,而是隨著心識的跳躍與迴圈,宛若獨白,以此交織成繁複的結構,呈顯出人間的失重、虛實與荒誕。近年來,他也在新興社交媒介FACEBOOK上寫作,其幽默又悲傷的筆調令許多讀者著迷。
至今發表之作品有短篇小說集:《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1993,後於2005年改版為《降生十二星座》)、《妻夢狗》(1998)、、《我們》(2004)等;長篇小說有《第三個舞者》(1999)、《月球姓氏》(2000)、《遣悲懷》(2001)、《遠方》(2003)、《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2005)以及獲紅樓夢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的《西夏旅館》(2008)、《女兒》(2014)等;散文集《我愛羅》(2006)、《經驗匱乏者筆記》(2006)、《臉之書》(2006)、《小兒子》(2014);詩集《棄的故事》(1995)等。2014年《西夏旅館.蝴蝶書》由魏瑛娟編導、創作社劇團演出,將小說裡的幻境做了不同的媒介展演。
原著名稱(中文): | 〈中正紀念堂〉 |
---|---|
原著名稱(英文): |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
發表年: | 2000 |
選集名稱: | 《月球姓氏》 |
作家: | 駱以軍 |
原著語文: | 中文 |
文類: | 短篇小說 |
出版社: | 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年: | 2010 |
ISBN: | 9789575228736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unitas.udngroup.com.tw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 尚無英譯本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