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 蔡雅薰
小說〈拉子婦〉原名〈土婦的血〉,發表於1972年的《文學雜誌》。作者李永平以自己的故鄉馬來西亞婆羅洲為背景,書寫當地原住民女性嫁入華人家族,試圖在家庭結構中找到「對」的位置,卻一再遭受血統及文化上的歧視的故事。
「拉子」是東馬華人對當地達雅族人的俗稱,充滿貶抑及輕蔑意味,因為在華人的眼中,他們是沒有文化的土人。小說中用第一人稱「我」的觀點,描述他的三叔堅持娶了一位拉子婦入家門,雖然她能講「唐人話」(華語),也有順從、善良、勤勞、忍耐等美德,但族裔血統早已將她排除在丈夫的華人家族之外。故事中如:主角的祖父將茶水無情地潑向拉子婦、妯娌間的刻薄諷刺,都一再表達了馬來西亞華人對於異族的鄙視,以及為了維持傳統的體面及自認高尚的血脈的霸權壓迫,突顯了文化間的強弱差異及衝突,在難以融入的家庭結構之外,拉子婦與丈夫的關係也充滿危機。原本堅持要和拉子婦共組家庭的三叔,似乎是這悲劇裡唯一可以拯救她的英雄;然而,或許是因為拉子婦年華老去,亦或許是因為不想再對抗社會與家庭,三叔的族裔認同本質漸漸顯現。故事最後,他另娶了年輕貌美的華人女子,拉子婦及三個孩子則被他趕回娘家,拉子婦在長屋裡孤獨而安靜的死去,也成為這段跨越族裔的結合的悲慘收場。
故事中花了大部分篇幅寫出拉子婦所遭受的雙重壓迫,分別因為拉子婦的「性別」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族群」在整個馬來社會中的定位;除了試圖對這樣不公平的狀況作出控訴,作者也藉由文中的「二妹」與「我」,來表現對此一現象的同情和關懷。而在故事所要傳達的族裔問題上,由於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多文化的社會,在整個複雜的族群生態系統裡,拉子婦代表的達雅族與「我」一家的華人其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換句話說,故事中的華人在與達雅族的關係裡扮演「上位者」甚至是「加害者」的角色,但在整個馬來西亞社會中,華人其實也有其相對弱勢及邊緣的面貌;其對於達雅族的排斥與壓迫可視為一種族群自我認同、保護及定位的手段,這種手段在華人其實身為馬來社會的「外來者」下顯得更為重要而急迫,而與此同時,華人也會成為其他種族在尋求定位時的「受害者」。是以當我們閱讀本故事時,在認識到馬來西亞華人與達雅族間的不對等外,也應擴大了解到整個馬來社會中,多元族群間的相互關係及面貌。
文/黃錦樹
李永平(1947-),馬來西亞華人,生於英屬婆羅洲沙勞越邦。1967年來臺就讀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擔任該系助教,並任《中外文學》雜誌執行編輯。後赴美深造,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東吳大學、東華大學等校英美語文系所,現已退休。創作以小說為主,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小說獎、新聞局圖書金鼎獎等獎項,著有《婆羅洲之子》(1968)、《拉子婦》(1976)、《吉陵春秋》(1986)、《海東青:臺北的一則寓言》(1992)、《朱鴒漫遊仙境》(1998)及《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2002)、《大河盡頭》(2008、2010)等。
1972年發表短篇小說〈拉子婦〉而受文壇重視。四年後,以故鄉人事為題材的小說集《拉子婦》在臺北出版,以南洋背景呼應斯時臺灣的鄉土文學運動。1979年,《吉陵春秋》出版,此著實踐了作者「純正中文」的主張,力求文字典雅省淨;而小說以12個短篇,彼此詳略互補,實為一非線性敘事之長篇。
出版於解嚴後的《海東青》則借用不少稀見的古字,在臺灣文壇堪稱少見。以鯤京喻臺北,以鯤島喻臺灣,50萬字的長篇描寫主人公的漫遊及其所見,刻劃了198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後的物慾食傷,為臺灣社會的沉淪留下見證。然此作因文字艱難、意識型態保守而毀譽參半。其後,承此哀憐都市少女淪為性玩具之命運的續作《朱鴒漫遊仙境》則是毀多於譽。2002年的系列短篇《雨雪霏霏》再回到寫作的出發點:婆羅洲,重新銜接起他小說的南洋與臺灣,並在〈望鄉〉裡藉由留落南洋的臺籍慰安婦的不幸遭遇,召喚出日治末期臺籍日本兵與南洋的隱秘糾葛,讓讀者得以深思這幾乎被遺忘的債務關係。而做為書寫者,他的故事還在繼續述說中。
摘錄自臺灣大百科全書,中文全文請見: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641
原著名稱(中文): | 〈拉子婦〉 |
---|---|
原著名稱(英文): | A La-tzu Woman |
發表年: | 1972 |
選集名稱: | 《李永平自選集1968-2002》 |
作家: | 李永平 |
原著語文: | 中文 |
翻譯語文: | 英文 |
譯者: | James Fu |
文類: | 短篇小說 |
出版社: | 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 | 2003 |
ISBN: | 9867691393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31192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博客來網路書店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amazon.com/An-Anthology-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dp/B000XXKKPE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