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文薰
張文環的小說〈夜猿〉(1942),是以阿里山森林與竹業工廠為舞台,主要以小男孩阿民的視角,描述季節變換中臺灣山林生活的樂趣與辛苦。阿民一家人因為父親在城鎮的事業失敗,而回到祖傳的家業所在──現已寥無人跡的深山中居住,希望能將土地原生的竹林資源加工製造為產品,以換取重回城鎮的機會。阿民的父親雖然難捨山下的繁華生活,但阿民與母親、弟弟卻樂在山中簡樸的人際關係,並享受著山林農家的四季風景。不同的人物在阿民身邊來去,包括同齡的玩伴、受僱的工人與僕傭、慈祥的年老鄰人等等,這些人物並未持續登場而僅是單次出現在小說中,織造出學齡前阿民豐富的童年生活。隨著工廠的成型與擴張,阿民一家的山林生活不再孤單,然而到鎮上接洽生意的阿民父親卻與人發生糾紛,於是母親帶著阿民與弟弟連夜下山,故事就在母親的擔憂與匆忙的夜晚旅途中突然結束。
從孩童阿民到母親之間匆忙的視角轉換,以及突如其來的故事結尾,雖然有所缺憾;這部小說最令人激賞的仍在於對於臺灣山村景物,以及孩童心境、人際互動對話的描寫。1942年問世的這部小說中,時代性極為稀薄,是以文明時間秩序外的自然季節交替作為小說進行的軸線。彷彿燒紅了山麓稜線的太陽,從牆壁縫隙窺見的星光,溪澗上飄散的落葉,鳥獸的足跡與啼叫聲,透過情竇初開的阿民的敏銳知覺,〈夜猿〉營造出臺灣中部高山區域特有的四季分明與清澈氣息。其中更以民俗與傳說表現出臺灣土地的特色,但並非生硬的知識灌輸,而是透過如母親為孩童講述床邊故事、動物角色的出現等情節順暢流瀉。臺灣特有的動物、植物以經濟用途、孩童觀察等方式登場,成為小說舞台的必要元素,而非只是固有名詞的羅列,使〈夜猿〉豐富而立體地呈現出有別於現代化都市的地方感。
然而正如匆忙的結尾所示,這樣充滿活力與生活感的傳統性「地方」,畢竟是只存在於過去的暫時性空間。因此僅能藉著孩童天真無邪的眼神,以及對於景象的斷片認知來儲存僅剩的精神依託,再現記憶。在城鎮中受挫而回歸故鄉的現代人,在突然來襲的意外中,察覺自己利用野生山林資源重振家業的企圖,其實也早已成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環節而無可遁逃。
文/張文薰
張文環(1909-1978),生於嘉義梅山,梅仔坑公學校畢業後赴日,於1931年進入東洋大學專門部倫理學東洋文學科但未見其結業或畢業資料。1930年代初,臺灣民族社會運動團體「東京臺灣青年會」左傾後成立了「東京臺灣文化同好會」,張文環則名列東洋大學「學校班責任者」之一。1932年9月組織遭檢舉而瓦解,張文環與吳坤煌等人亦遭到逮捕。獲釋後,二人另組一文藝性社團「臺灣藝術研究會」,並於1933年創刊機關誌《福爾摩沙》(フォルモサ),為臺灣新文學史上第一份以文藝為重心的日文雜誌,張文環於其中發表處女作〈落蕾〉。1935年1月,張文環以小說〈父親的容顏〉入選《中央公論》小說徵文選外佳作。1936年9月再度被捕,1937年年初獲釋。
1938年返臺,定居臺北,此期日譯徐坤泉《可愛的仇人》,並任《風月報》日文欄主筆。長篇小說〈山茶花〉於《臺灣新民報》連載,開啟1940年代張文環創作高峰。1941年偕黃得時等人組織「啟文社」,發行《臺灣文學》,陸續於其上發表〈藝妲之家〉、〈夜猿〉等作品,與西川滿《文藝臺灣》成為支撐1940年代臺灣文壇的兩大重要文藝雜誌,1942年底赴東京參加第一屆大東亞文學者會議。1943年6月,日本文學報國會臺灣支部成立,11月張文環參加在臺北舉辦的「臺灣決戰文學會議」,12月,:《臺灣文學》被迫停刊, 張文環遂移居臺中霧峰,獲林獻堂推薦擔任臺中州霧峰街役場主事。
戰後當選參議員,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入山中避難,後來任職於彰化銀行、日月潭觀光大飯店。停筆30餘年後,1975年在東京出版日文小說《地に這うもの》,隔年由廖清秀中譯為《滾地郎》於臺北出版。1978年2月,因心臟病發辭世。
張文環擅長描寫臺灣傳統社會生活,作品如〈藝旦之家〉、〈閹雞〉,以及刻劃農民、孩童心理樣貌如〈辣韮罐〉、〈夜猿〉;另有以留日知識分子為主角的作品,如〈父親的要求〉、〈山茶花〉等,描寫臺灣知識分子在現代化與傳統之間的徬徨矛盾;為日治時期重要的文藝活動者之一。
摘錄自臺灣大百科全書,中文全文請見: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583
原著名稱(中文): | 〈夜猿〉 |
---|---|
原著名稱(英文): | Night Ape |
發表年: | 1942 |
選集名稱: |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6 張文環》 |
作家: | 張文環 |
原著語文: | 中文(原以日文發表) |
文類: | 短篇小說 |
出版社: | 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
出版年: | 2011 |
ISBN: | 9789860272567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govbooks.com.tw/viewitem.aspx?prodno=47835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國家網路書店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 尚無英譯本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