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黃雨婕
曹麗娟的短篇小說〈童女之舞〉於1991年發表,獲得聯合報短篇小說首獎。小說主角是高挑健美、充滿野性的鍾沅,以及嬌小乖巧的童素心。這兩人自高中相識,便開啟一段若有似無的女女曖昧情愫,直至兩人進入婚齡。此篇小說對臺灣各世代的女同志們影響甚大。自〈童女之舞〉在聯合報發表後,坊間便流傳著小說的剪報。1990年代網路興起後甚至出現以「童女之舞」為名、頗受圈內網路使用者所注目的女同志資訊網站。
此篇小說深入探問同性曖昧間「愛」與「性」的議題。瀟灑不羈的鍾沅與男性與女性皆有過交往,並且時常更換對象,卻始終心繫於童素心。而在整部小說裡,童素心看似裝傻般不回應鍾沅的情感,僅暗自守候在鍾沅身側;她卻在婚前鼓起勇氣問鍾沅道:「兩個女生可不可以做愛?」(這個問題鍾沅也問過童素心)和兩性皆有過親密關係的鍾沅居然哭著回答:「不可以。」鍾沅此處對童素心的拒絕,並不是因為童素心錯認兩人之間的同性感情與對彼此的欲望。鍾沅的回答可以視作她為保護即將結婚的童素心免於「歧途」,因而踟躕許久仍然出聲拒絕。
不少人質疑鍾沅與童素心僅有內心「愛」而未有跨步至「性」,甚至覺得此二人不算女同性戀。但是,鍾沅的拒絕絕非「不想」,而是「不能」做愛。因為女女做愛後,便戳破身邊他人對兩人「姐妹淘」似的解讀——如童素心的未婚夫所言:「我了解鍾沅跟妳的交情。」如果把愛欲說白,承認姐妹淘也是一種同性戀的形式,社會的容許度可能就要驟然削減;事實上,〈童女之舞〉為讀者展示的議題為:「有愛無性」並非判定「個人是否為同性戀」的必要條件,而是「做了愛便為社會所不容」才是阻撓同性戀情發展的關鍵。
《童女之舞》小說集裡,尚有另篇小說〈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1996)一反〈童女之舞〉的哀怨,轉而寫出中年女同性戀者在將老之際,逐漸體認女女間「性」與戀愛同等重要。〈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好像可以回應童素心的問題,並昭告女同志們:放手去愛,別白費青春。
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黃雨婕
曹麗娟(1960-),生於彰化,畢業於淡江大學中文系 ,曾擔任《漢聲雜誌》編輯。曹麗娟發表的小說作品雖然不多,但獲獎頗豐,如聯合報小說獎、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等。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獲1991年聯合報短篇小說首獎、2002年改編為電視劇的〈童女之舞〉。此篇於1998年與〈斷裂〉、〈在父名之下〉、〈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等三篇集結為《童女之舞》短篇小說集。此外另有〈溜直排輪的女孩〉、〈哦伊系喲小籠包〉等小說作品。
於小說之外,曹麗娟也創作詩、散文、歌詞;尤其,與知名音樂人陳小霞、陳明章合作的歌詞創作,如:〈無情人請你離開〉(由江蕙演唱)、〈傀儡尪仔〉、〈鳥仔在飛〉等皆是經典的臺語作品。現與詩人陳斐雯共同主持「這裡藝游工作室」,策畫藝文創作活動及課程,探索不同形式與媒材的創作表現。
《童女之舞》這本小說集的特色有二:其一,各個短篇都是以同性戀情/者作為故事發展主線。例如〈童女之舞〉即以兩名高中女生十多年的曖昧感情為題材,描寫若有似無的同性情感,以及不得「說穿」兩人感情、進而發展戀情的無奈。其二,各篇小說皆是直接以男/女同性戀者為主角,「光明正大」地刻畫同性戀者的戀情、生活與困境。像是〈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更是深刻描寫中年女同性戀者的生活景況、圈內關係與自我定位。
〈童女之舞〉讓兩名女主角的曖昧結束於其中一人結婚之時,予讀者無限的感慨與遺憾。相隔五年之後,所發表的〈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卻一反哀怨的氛調,轉而寫出中年女同性戀者調情戀愛、同居組家、求精生子的圈內活潑生活。這篇小說以「中年」女同性戀者為主角,似是跳脫〈童女之舞〉裡對女同性戀「年屆適婚即沒有未來」的悲觀,開拓出女同志於圈內彼此戀愛、相互扶持、攜手終老的想像,展現女同志們的「未來性」。
原著名稱(中文): | 〈童女之舞〉 |
---|---|
原著名稱(英文): | Dance of a Maiden |
發表年: | 1991 |
選集名稱: | 《童女之舞》 |
作家: | 曹麗娟 |
原著語文: | 中文 |
翻譯語文: | 英文 |
文類: | 短篇小說 |
出版社: | 臺北:大田出版社 |
出版年: | 2012 |
ISBN: | 9789861792491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titan3.com.tw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大田出版社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taipen.org/03_3.html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