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紀大偉
凌煙的長篇小說《失聲畫眉》(1990)描寫民國75年左右的南臺灣庶民社會。在南部走唱的一個歌仔戲班為了滿足看客的要求,開始在野台上表演脫衣舞, 不再在乎唱戲的技藝。書名就是指,美麗的鳥兒(歌仔戲班)不再唱歌(唱戲)了。戲班內的男男女女雖然超時工作,收入窘迫,卻仍有心情力氣跟班內班外的同性或異性發生各種情慾關係。《失聲畫眉》中,異性戀情節和同性戀情節是平行發展的;這部小說呈現了一夫一妻婚姻「之外」的各種「下流」(而非「中產」)情慾。
《失聲畫眉》從1990年面世一直到今日所引發的各種議論,不外乎是臺灣本土的純良文化怎麼會跟妖冶的女同性戀情慾並存。有一種常見的詮釋說,《失聲畫眉》中歌仔戲班女子參與了「情境式同性戀」(也就是說,脫離女校、女子監獄就會戒掉的同性戀)。但是,情境並非只會造就單一的情慾──除了女同性戀,《失聲畫眉》的情境也促成了多種異性戀關係,以及「類似」男同性戀的一組忘年之交。次要角色「大箍仔」(應指臺語的「大塊頭」),是戲班中的男演員之一。(也就是說,戲班中的女人並非跟男人隔絕;有些女人就算是成天跟男人相處,也不見得會選擇男人。)大箍仔樂於幫大家跑腿到雜貨店購物,頭家都泡茶請大箍仔,惺惺相惜。大箍仔和老闆之間產生難以捉摸的傾慕。
這部長篇小說的重要性至少有以下幾點:一、描寫女同性戀的臺灣小說曾在1970年代興盛,在1980年代沈寂,而《失聲畫眉》是打破沈寂的1990年代新作;二、臺灣小說中的同性戀幾乎都發生在臺北,但是《失聲畫眉》卻描寫距離臺北遙遠的、流行賭博的南臺灣鄉下;三、臺灣小說中的同性戀經常以中產階級面目現身,但《失聲畫眉》中的角色投身沒落的歌仔戲團,一概經濟窘迫,屬於下層階級;四、1990年代的同志文學跟文學獎特別有緣,大量呈現女女愛慾的《失聲畫眉》是本土同志文學史上第一部獲得重要文學獎肯定的作品,獲「第四次自立晚報百萬小說徵文獎」(1990)。文學獎評審們全都注意到這部小說中的女同性戀,而且大多給予肯定。
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黃雨婕
凌煙(1965-),本名莊淑楨。籍貫臺南,生於嘉義,臺灣省立高雄高工補校畢業。她曾瞞著父母前往「明光少女歌劇團」習唱半年。1990年時,26歲的她以自身走唱經歷,寫成12萬字的小說《失聲畫眉》,憑藉著這部作品成為第一位摘下自立報系百萬獎金的作家。凌煙此次得獎頗具意義,因為《失聲畫眉》將流傳鄉土的技藝「歌仔戲」與當時仍舊少見的「女女同性情慾」描寫,一舉搬上文學獎的評審檯上而引發關注;評審季季在評獎的當時便曾言:「(小說)對戲班女演員因環境特殊,朝夕相濡以沫產生的同性戀情結,描寫極為細膩、大膽而又自然,是我看過的小說中,描寫同性戀者寫得最好的。」其後並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高雄市文藝獎。蟄伏許久後,凌煙復於2007年以《竹雞與阿秋》獲得高雄打狗文學獎首獎。
凌煙主要的創作文類為小說、散文,作品多以生活於鄉村、社會地位邊緣、經濟階級低落的小人物為主角,描寫求取生存者的掙扎與犧牲。其作品備受矚目與爭議的主要特色,便是底層女性間的同性情慾。凌煙將歌仔戲技藝傳承中斷、淪為情色表演等議題寫入小說《失聲畫眉》裡,卻也兼及女性團員間同性情慾、女扮男裝者的描繪,因此招致部分論者的批評。《竹雞與阿秋》亦是以兩名底層女性——詐賭客與妓女──之間的戀愛做為小說主軸之一。
對照於臺灣許多再現女同志的文學作品多描寫都市的中產階級;凌煙對非都市、非中產女同性戀關係的刻劃,也就顯得更為特殊。2008年所出版的《扮裝畫眉》是延續《失聲畫眉》戲團故事的作品,凌煙更有意識地寫出底層女女面對的感情、婚姻等種種困難。如今,凌煙不再只是以出於關懷鄉土技藝的心態來創作,更是極富自覺地心繫著底層的小人物、女同性戀者、扮裝者的處境,為她們發聲。
原著名稱(中文): | 《失聲畫眉》 |
---|---|
原著名稱(英文): | A Silent Thrush |
發表年: | 1990 |
選集名稱: | 《失聲畫眉》 |
作家: | 凌煙 |
原著語文: | 中文 |
文類: | 長篇小說 |
出版社: | 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
出版年: | 1990 |
ISBN: | 9575960912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現已絕版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 尚無英譯本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