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自由作者 鄭雅怡(Tenn Nga-i)
〈伙房下〉黃恆秋
所有个人都走了
伸著一間老伙房
開過千萬擺个門
無半點聲
單淨有屋面前个芎蕉樹
彎腰向地泥下
跈等一陣一陣个涼風
講歸庄人个故事
禾埕項
留下來个磨石、穀扒
親像毋記得麼个
乜無想愛做麼个
一陣屋簷鳥仔飛來
又
飛走哩
黃恆秋的客語詩〈伙房下〉瀰漫著憂悒的氣氛,旨在緬懷昔日的客家農村,全詩節奏緩慢,烘托出詩人深沉的失落感和無力感。
伙房是客家傳統民宅。根據客家人的習俗,好幾世代的同姓家族往往共同居住、開伙,彼此照應,因而形成一大片聚落。現存的伙房多為紅瓦磚屋,冬暖夏涼,通風及採光良好,而且風格素樸。依照建築的規模,伙房可分為一條龍、伸手式、三合院、四合院或雙堂屋等等。同族人依照長幼輩份分別住在不同「進」的「間房」。通常伙房前的空地為禾埕,為曬稻榖、菜乾的所在,最前方的建築為「廳下」,為招待訪客之處,其後方為天井,再往內為祖堂。伙房可說是維繫親情、凝聚家族認同的生活空間,也是展現客家精神的代表性建築。
然而,本詩的開頭,展現在讀者眼前的,卻是一間荒廢的伙房。這所往昔熱鬧且充滿親情和溫馨回憶的空間,如今卻悄無一人,因為「所有个人都走了」,只剩「一間老伙房」獨自矗立。讀者因而可以想見,原來住在這裡的一家人,或因謀生、或為求學,都離開家鄉,搬到大城市去了。
這道曾經被「開過千萬擺个門」如今卻安安靜靜的「無半點聲」,是以無聲對比此地曾經有過的生活榮景,投射出當下的寂寥與荒涼。惟獨伙房前還種著香蕉樹,然而並非青翠挺立,而是「彎腰向地泥下」宛如垂老,隨著陣陣吹來的冷風,緬懷並重新訴說整個村落的往事。
下一段,詩人目光轉向屋外的「禾埕」,儼然成為另一幕荒蕪。昔日研磨米粒和翻晒稻穀的磨石、穀扒(耙)等器具,早已閒置多時,它們「親像毋記得麼个,乜無想愛做麼个(就像不記得什麼/也不想要做什麼)」一般,看似遭到了棄置而無用。實則,它們依舊從容而穩重的守在家鄉,成為客庄遊子永恆的後盾。
最後,詩人引導讀者再度轉移視角,望向伙房的屋簷。相對於前面的段落中,靜止的伙房、門、垂老的香蕉樹以及禾埕,這一陣飛來停在屋簷的鳥兒,猶如注入一股生命力般。即便不久後它們又輕易地「飛走哩」,好似反映客家農村走向沒落的宿命難以力挽,然而,彷若也能從中看見詩人將人生的來去、世事的變化都交由自然運轉,而沖淡了些許的愁緒。
詩人以客庄遊子離家、歸鄉的經驗,寫下這首〈伙房下〉,除了抒發心中傷逝懷鄉之情,也隱含著對現代化的質疑。在資本主義、工業化及全球化盛行的社會結構下,臺灣的農村景象、農業發展、傳統價值甚至連生態環境都遭到了犧牲。
讀完此詩,我們或可重新再問,當本土化、在地文化以及祖先傳統智慧重新被省思、重視的此時,客家農村果真註定被現代化的洪流所淹沒,全然無法開拓另一線生機了嗎?
文╱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邱懋景
黃恆秋(1957-),本名黃子堯,出生於苗栗銅鑼。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客家雜誌》總編輯、寶島客家電台台長、臺北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等職,現為臺灣客家筆會會長。年少時期喜好新詩,1975年創組「匯流」詩展,並編印《露點螢光》詩輯。1981年加入「笠詩社」,同年,第一本詩集《葫蘆的心事》(1981)結集成冊。1988年與張國治等人改組《新陸詩刊》為《新陸現代詩誌》。同年,與趙天儀討論「臺語文學」之際,得知有《客語聖經》與杜潘芳格創作客語詩的先例,亦受到該年「還我母語運動」的激勵,使他決心邁向「客語文學」的書寫。歷經兩年的摸索與嘗試,1990年,正式出版臺灣第一本客語詩集《擔竿人生》(1990),奠定臺灣客家文學、客語詩書寫的里程碑。之後筆耕不輟,曾出版客語詩集《見笑花》(1998),《客家詩篇》(2002)、《客庄鄉音》(2009),另有中文詩集《寂寞的密度》(1989)、《我是鸚鵡》(1994),並入選笠詩社50年紀念版小詩集《黃恆秋》(2014)。
黃恆秋在文學評論的工作成果豐碩,論述聚焦文學、客家、臺灣三大軸線,曾出版《臺灣文學與現代詩》(1992)、《七彩的時間:苗栗縣文學家詩選集》(1992)、《臺灣客家文學史概論》(1998)、《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群關係變遷》(1999)、《客家書寫:臺灣客家文藝作家作品目錄》(2001)、《客家山歌200首》(2010)等作品。
黃恆秋在客家文化領域貢獻良多,使他獲多項文化獎座,如:客家臺灣文化獎(1996)、客家貢獻獎文學類(2011)、新北市「金客獎」語文類成就獎(2014)。2010年起,他與關心客家文學領域的朋友,合創《文學客家》季刊,此刊乃是臺灣第一本純客語書寫的文學季刊,藉此提攜後進從事客語文學的創作。
原著名稱(中文): | 〈伙房下〉 |
---|---|
原著名稱(英文): | Old Hakka Homestead |
發表年: | 2009 |
選集名稱: | 《客庄鄉音》 |
作家: | 黃恆秋 |
原著語文: | 中文(客語) |
翻譯語文: | 英文 |
譯者: | 鄭雅怡(Tenn Nga-i) |
文類: | 詩 |
出版社: | 新莊: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
出版年: | 2009 |
ISBN: | 9789868380417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48766&ctNode=1910&mp=1869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 英譯本尚未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