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戴華萱
長篇小說《摩鐵路之城》(2011)是臺灣文壇首見以臺中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融入一中街、逢甲商圈、中華路的夜市文化;大肚山、新社、都會公園的自然地景;東海大學、臺中公園湖心亭的城市地標圖景。臺中市,早年被視為臺灣文化之都,然現在卻以酒店、汽車旅館(即書名所稱的「摩鐵路」,motel)等情色場所充斥與黑道逞凶械鬥事件居全臺之首而聞名。全書以自稱患了「不爽症」的高中吳季倫的視角出發,自青少年的角度望向成人世界充斥欺騙、謊言和偽善的醜陋不堪,進一步描寫了青少年萌生的成長苦悶、困惑與夢想。由於作者張經宏長期在高中任教,十分洞悉高中生的成長心理與校園文化,敘述口吻十分傳神到位。
主角吳季倫自幼就沒有父母,由視如己出的伯父母撫養長大。在學校,他是個無法融入同儕團體的疏離邊緣人,在他眼中,終日看漫畫、打電動和上色情網站同學是「鳥蛋」,崇尚名牌包與升學至上的老師是「龜蛋」,而堆滿講義、考卷和體罰的學校,則更是個讓人無法忍受的「鬼地方」,讓他找不到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意義與成長的方向。一次因遭教官誤會在教室放鞭炮而被甩了一巴掌的事件,讓他決心輟學並離家自力更生;他離開學校,提早進入職場探索世界。他在汽車旅館工作三個月,看到白天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的成年人,到了夜晚成了荒唐淫亂的傢伙,尤其意外發現白天滿口仁義道德的老師到了夜晚竟成為校長的情婦……。作者從教育者的言行不一,提出對學校教育的質疑與批判,也進一步地嘲諷了成人世界的齷齪下流。此外,在離家期間,吳季倫也同時面對了各種生命變化:與朋友誤會冰釋的友情考驗、和心儀女子的愛情探索、伯父車禍後的家庭變故,以及面對猶如心靈導師的學校管理員的死亡,這些真實的生命經歷,讓他終於明白了人生總有些坑坑洞洞的不完美,也就不再那麼容易憤世嫉俗;也體悟到只有讓自己成長得更強大,才能通過更多考驗與挑戰。
小說最後,吳季倫懷抱一個遙遠的夢想:日後有能力時將買下一間有庭園造景的汽車旅館,把它改建成氣質出眾的聊天學校,以解青少年的成長無奈和迷惘,或是談論生命存在的價值與人生的成長方向。這篇小說的結尾受到美國作家沙林傑(Jerome David Salinger)所啟發,因而被譽為「臺灣版《麥田捕手》」。
文/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戴華萱
張經宏(1969-),臺中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臺中一中國文教師,現專事寫作,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駐「三少四壯」專欄的作家。高中時愛上寫作,曾獲得全國學生文藝獎的肯定,但後來忙於學術研究而荒廢創作。進臺中一中任教後,因開設「文學鑑賞與現代文學」課程,為了帶領學生創作才再度搖筆桿,重啟中斷十多年的寫作生涯,爾後征戰各大文學獎,獲獎連連,於2007年一口氣勇奪四大文學獎:大墩文學獎、中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2011年以《摩鐵路之城》奪下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首獎,此獎為目前華文文壇最高獎金的獎項。
身為臺中人的張經宏,曾喻臺中是個靜不下來的城市,作品多以臺中為背景,以他細膩的觀察,反思教育體制、直視人性流轉的慾望及記錄城市變遷等,題材多元。他擅長以樸實簡單的文字,揮灑魔幻寫實、虛擬情境等小說技法,或溫馨嘲弄,或悲憫傷懷,直探生命的真實,檢視生存的困境與迷惑。在他筆下的每一個故事都指向現代人生活的實境,在戲謔的筆法下寄寓用世的深情,具有多元而迷人的閱讀深度。著有散文集《雲想衣裳》(2012),小說集《摩鐵路之城》(2011)、《出不來的遊戲》(2012)、《好色男女》(2012)、《從天而降的小屋》(2013)、《晚自習》(2014)。
原著名稱(中文): | 《摩鐵路之城》 |
---|---|
原著名稱(英文): | Another World in the Motel |
發表年: | 2011 |
選集名稱: | 《摩鐵路之城》 |
作家: | 張經宏 |
原著語文: | 中文 |
翻譯語文: | 英文 |
譯者: | Hsieh Meng-Tsung |
文類: | 長篇小說 |
出版社: | 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年: | 2011 |
ISBN: | 9789574447633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04787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博客來網路書店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http://tibe.org.tw/Upload/contente1697.pdf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 摘譯本見:華文出版與影視媒合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