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廖淑芳
七等生的〈我愛黑眼珠〉(1967)是戰後臺灣小說史上一篇著名的問題小說,因為其中牽涉的道德難題及表現方式而著名。
本文以一位看來憂鬱又似乎無業的男人李龍第為主角,原本他與妻子晴子相約要到戲院看電影,卻在一場大雨滂沱的洪水事件中無法相遇,大水之中人人自危,有的人為求自保甚至不惜把別人推落水中,李龍第看到這情景十分感傷,自忖他寧願抱著巨柱與之同亡。後因偶見一位看來十分衰弱的女子無力爬上梯子,李龍第因此背著她上了屋頂。一夜醒來,洪水逐漸退去,在陽光照射下發現妻子晴子出現在對面的屋頂上,這時李龍第雖然心喜於妻子平安無事,卻因手中抱著病中、且自稱是個妓女的女子而無法回應妻子。甚至在妻子不斷呼喊他時,他對懷裡感到疑惑的妓女說,他不是李龍第,他是亞茲別。
這篇小說怪異之處在於,受困於洪水中的李龍第,不但從頭到尾並未回應妻子,甚至把原來準備帶給妻子的香花、麵包及雨衣都給了妓女,最後晴子因憤怒的咒罵與激動落水,李龍第都未立即投水相救。反而是到了水退了之後,李龍第送走了妓女,心裡想著他必須先回去休息,因為在這城市中,要尋覓一個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本文精彩之處,則是它設定了一個非常的災難情境,因洪水的來臨沖開原有的一切現實秩序章法;更奇妙的,當晴子呼喊李龍第,他發現妓女有一雙與妻子相似熟識的黑色眼睛。本文因此以李龍第/亞茲別、晴子/妓女,此一相同又差異的人物設定,交叉辯證此岸與彼岸、現實與理想,這既斷裂又聯結的人類存在情境。
本作發表至今已超過四十年,累積的討論文章超過兩百篇,多集中在探討李龍第的怪異反應究竟算是是聖人或罪人的問題上,也有少數文學評論者以小說細節描寫沒處理好作為質疑的重點。然而我們必須注意的關鍵應是:文中李龍第自問:「人的存在便是現在中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在這樣的境況中,我能首先辨識自己,選擇自己和愛我自己嗎?這時與神同在嗎?」顯然,李龍第面對洪水來臨時選擇拯救妓女而非妻子的反應,並非細節描寫與否的問題,更與他與是否移情別戀無關,而是一個存在主義式,在特殊生命境況中可能發生的存在抉擇問題。
文/廖淑芳
七等生(1939-),本名劉武雄,苗栗通霄人。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從事國小教職初期,曾全心投入藝文創作,辭去教職。1966年與尉天驄、陳映真、施叔青等人共同創辦《文學季刊》。終因志趣不合退出臺北藝文圈,最後回鄉復職至退休,與文壇殊少交遊。
1962年始以短篇小說〈失業、撲克、炸魷魚〉投稿《聯合報》副刊,因主編林海音鼓勵,半年內連續刊登11篇短篇小說,之後持續在《現代文學》、《臺灣文藝》等雜誌發表作品。1967年以小說〈我愛黑眼珠〉,引起文壇震驚與爭議。1966年、1967年獲第1、2屆臺灣文學獎;1977年10冊的《七等生小全集》與作品評論集《火獄的自焚》出版,其成為臺灣文學史上,第一位同時擁有作品小全集及評論專集的作家;1983年應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之邀赴美;1985年連獲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等。
七等生的創作一貫在充滿著哲學深思與詩意抒情的筆調下,冷肅凝視人類靈魂深處渴望獨立自由,卻不得不面對社會規範拘束而有種種矛盾與扭曲。早期的文藝評論家評為「小兒麻痺的文體」,對其真誠提出的倫理難題大加撻伐。然而綜觀其不懈而一致的整體創作脈絡,可以察覺他不但挑戰「文學形式」本身的認知,也說明了「文學創作」做為一種不圓滿宇宙的「幻想形式」的重要現實意義。文評家馬森就說:「他是少有的一位敢於把他的光明與黑暗面同時呈現於人的作家。」作品有《僵局》(1969)、《來到小鎮的亞茲別》(1975)、《我愛黑眼珠》(1976)、《隱遁者》(1976)、《沙河悲歌》(1976)、《城之謎》(1977)、《老婦人》(1984)、《精神病患》(1986)、《兩種文體──阿平之死》(1991)、《思慕微微》(1997)、《沙河悲歌外一章》(1998)等。除了1977年出版的10冊《七等生小全集》以外,2003年由張恆豪主編的《七等生全集》(共10冊)以寫作年代分冊,為七等生作品最完整的呈現。
摘錄自臺灣大百科全書,中文全文請見: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253
原著名稱(中文): | 〈我愛黑眼珠〉 |
---|---|
原著名稱(英文): | I Love Black Eyes |
發表年: | 1967 |
選集名稱: | 《我愛黑眼珠》 |
作家: | 七等生 |
原著語文: | 中文 |
翻譯語文: | 英文 |
譯者: | Timothy A Ross, Dennis T. Hu |
文類: | 短篇小說 |
出版社: | 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 | 1976 |
ISBN: | 957952565X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54895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博客來網路書店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http://cup.columbia.edu/book/chinese-stories-from-taiwan-19601970/9780231040075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