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應鳳凰
單從題目「阿煌叔」三字,不難看出這是「描寫人物」的篇章,但實際上,它還擁有一個「故鄉之三」的重要標題──〈阿煌叔〉是鍾理和系列連作:「故鄉四部」其中一篇,另外三篇分別是:〈竹頭庄〉、〈山火〉、〈親家與山歌〉。換句話說,它屬於一部「四合一」作品的「第三個子題」。因此,若能把焦點先集中於「故鄉」的母題,不僅有利於理解作家創作動機,更是認識全文主題結構的最佳途徑。由於它與魯迅名作〈故鄉〉同名,也曾引起一陣鍾理和與魯迅「影響關係」研究的議題──由於兩文題目相同,筆法結構也近似,便有學者認定它是魯迅〈故鄉〉的「擴大與延長」。
〈故鄉四部〉寫於戰後的1950年,是鍾理和自大陸回鄉之後,記錄他眼見耳聞的系列作品。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的1946年,他從停留了八年的中國大陸回到臺灣:政權更替後的南部家鄉早已物是人非,滿目瘡痍。小說家看到眼前一片凋敝的農村,鄉村百姓民不聊生,感觸良深而忍不住執筆。而〈阿煌叔〉便是作者透過「阿煌叔」這位早年熟識的家鄉人物,以強烈「今昔對比」的象徵手法,顯示農村社會劇烈變遷。
阿煌叔在鍾理和的記憶中,是村中一位備受歡迎、體格魁武、工作勤奮的稻作領班。然而現在的阿煌叔,卻是鬱悶萎靡、虛無怠惰,成日躺臥骯髒被單下自怨自艾,並為這些年「越作越窮」提出憤怒的控訴。
再者,阿煌叔住處環境之汙穢骯髒更讓人吃驚,空氣裡充滿了屎尿臭味,屋外空地上,到處是乾屎,人走過時,便嗡地飛起一群金蠅。眼前慘不忍睹的景象,與早年阿煌叔領導一群年輕人在陽光下割稻,工作中歡笑唱歌的情景相互對照,真是天壤之別。在鍾理和筆下,那時候稻田雖是「黑的土」,卻像「滲過麻油似的光滑細膩」,在在說明了臺灣農村在戰爭前後迥然不同的景象。
很明顯地,鍾理和藉著描寫〈阿煌叔〉單一人物「過去與現在」的巨大反差,來象徵、對照臺灣農村戰前與戰後的重大變遷。1945年戰爭結束,臺灣脫離日本統治而回到國民政府「祖國懷抱」,但新政府帶給臺灣農村百姓的挫折、失業與飢餓,讓剛回鄉的鍾理和無法不執筆寫下這一切。臺灣文學史上他一直被譽為優異的農民文學家,「故鄉」系列同樣說明他是戰後臺灣農村凋敝景象最好的見證者。
文/黃惠禎
鍾理和(1915-1960),筆名江流、鍾錚、鍾鑑、里禾等。屏東郡高樹庄人,父親為六堆地區的重要地主兼農村企業家。8歲進入鹽埔公學校,與異母弟鍾和鳴(後改名為鍾浩東)、堂兄鍾九河、表哥邱連球同學,並與鍾和鳴一同接受漢文私塾教育,後受鍾和鳴鼓勵走上文藝之路。
18歲時父親在美濃購買笠山農場,舉家遷往美濃。在協助父親經營農場時,結識並愛上鄰村來工作的鍾台妹。由於同姓婚姻未能受到家族的認同與祝福,1938年兩人出走滿州國,1941年長子鍾鐵民出生後全家移居北平(今中國北京),開始以筆名「江流」發表創作與翻譯。194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夾竹桃》,這是鍾理和生前唯一出版的作品集。
北平時期的鍾理和,以廣東梅縣客家鄉親的身分與人往來,1945年終戰,隔年即全家搭上難民船回臺。半年後,鍾理和出任屏東內埔初中國文教員。1947年1月肺結核病發吐血,後住進臺大醫院,適逢二二八事件爆發,以藥袋記錄所見所聞。年底住進松山療養院長期療養。
1949年鍾和鳴與邱連球接連遭到逮捕隨後槍決,鍾理和為之悲慟不已。1950年中,鍾理和接受2次胸廓大手術,切掉六根肋骨,從此貧病交迫。1952年雖考取美濃鎮公所里幹事,後因過勞而辭職,然筆耕不輟,1950年代仍有許多創作,。1956年長篇小說《笠山農場》雖然獲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長篇小說第二獎(第一獎從缺),卻未獲發表機會。
獲獎後與作家鍾肇政、廖清秀、陳火泉等人書信往來,並在《文友通訊》上討論彼此的創作。在《聯合報》副刊主編林海音賞識下,1959年起密集在「聯合副刊」發表作品。1960年8月4日修改中篇小說〈雨〉時大量吐血而亡,被陳火泉稱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鍾理和思想受魯迅影響極深,回臺後政治環境敏感,創作與政治疏離,而著重描繪周圍基層民眾的現實生活與人性的尊嚴。描繪細膩而深刻動人,是臺灣文學史上極為重要的客籍作家,作品結集為《鍾理和全集》出版,故鄉美濃設有鍾理和紀念館。
摘錄自臺灣大百科全書,中文全文請見: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218
原著名稱(中文): | 〈阿煌叔〉 |
---|---|
原著名稱(英文): | Uncle A-Huang |
發表年: | 1952 |
選集名稱: | 《鍾理和全集1》 |
作家: | 鍾理和 |
原著語文: | 中文 |
文類: | 短篇小說 |
出版社: | 高雄: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
出版年: | 2009 |
ISBN: | 9789860177923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34914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博客來網路書店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 尚無英譯本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