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顏訥
討論「眷村文學」,〈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是不可不談的傑作。朱天心在題名已經清楚昭示這是談眷村的小說,出版後也的確成為眷村文學典範。不過,作家張大春在該書「序文」中指出,《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更重要的,是貫穿整本小說的「老靈魂」:「老靈魂是試圖凍結或滯止時間的渴望,也是透過虛構重塑歷史或記憶的載體。」
題名既是「想念」,代表自己和「眷村的兄弟」的關係已成為過去式。小說敘述者是眷村出身的女性,一如張大春所說的「老靈魂」,幽幽站在即將消逝的眷村世界,帶領讀者穿梭時空,娓娓道出從小與眷村兄弟朝夕相處,從渴望成為他們的一員,到長大後逐漸產生隔膜而分道揚鑣的過程。在小說的開始,敘事者請讀者先放一曲《Stand by me》,輪廓出一名青春正盛的女孩奔進眷村的身影,盤桓在同村的哥兒們身旁久久不去。然而,這種不斷試圖融入的嘗試,在女孩初經來潮之後漸漸改變了。朱天心以女性青春期作為和眷村兄弟緊密關係的分界點,少女身體上的轉變,除了標識出從女孩初跨入女人的成長模糊地帶,也暗喻自己對眷村認同開始產生不確定感。再者,小說裡也揭露了女性在眷村內的複雜經歷,尤其是單身老兵對女孩諱莫如深的性啟蒙,而這是其他眷村小說極少處理的。
離開眷村,長成女人的她曾幻想過嫁給眷村男孩,最終卻嫁給了本省男人。透過外省、本省的婚姻結合,她疑惑著本省人年年掃墓的習俗,才意識到自己從來無墳可掃,帶出非常重要的感慨:「沒有親人死去的土地,是無法叫做家鄉的」。朱天心把從「少女」、「女人」到「妻子」的女性身份轉變上的不適應,比擬為離開眷村以後的外省人,也同樣面臨在認同上的尷尬處境。出村以前都沒有「臺灣經驗」的眷村少年急欲離開眷村,離開臺灣;留在臺灣的少年們,有些成了強盜,有些身價百億,還有些成了財政部長,也有些拿起筆,寫下眷村的故事。
這篇眷村小說直視身份認同的複雜性,揭示眷村人在台灣生活的種種艱難除了同情,朱天心更透露批判意識,1980年代省籍衝突白熱化,外省人等於國民黨或者權貴階級的刻板印象,讓小說敘述者憤怒。因此,朱天心不厭其煩梳理眷村生活的細節,說明眷村人必須被視作有差異性的「個體」,而非僅是「群體」來對待。可是,如果期待這篇小說能給你外省人身份認同問題的答案,那讀者恐怕會失望。直到小說結尾,朱天心仍舊在批判現實與懷舊之間擺盪。或許,這種不確定性與多元,就是外省第二代身份認同的本質吧!
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徐禎苓
朱天心(1958-),祖籍中國山東臨胊,出生於高雄縣鳳山市。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生長於文學家庭,父親朱西甯和姊姊朱天文均為臺灣重要作家,母親劉慕沙為翻譯家。中學時代已初露文學天分。1977年與藝文朋友創辦《三三集刊》(1977-1981),孺慕中華文化,師承胡蘭成,並視張愛玲為文學導師,並擔任主編。大學畢業後專事寫作。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獎項。
朱氏作品一開始多從貼己的周圍生活出發。三三時期,以校園、家庭、眷村生活營建青春烏托邦,小說《未了》(1973)、《昨日當我年輕時》(1981)和散文《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1977)、《方舟上的日子》(1977),筆觸浪漫清麗,慷慨軒昂。解嚴之後,身分認同遭逢文化政治衝撞而轉折,閨秀文風漸褪,《臺大學生關琳的日記》(1984,小說後更名為《時移事往》)的惶惑不安作為風格的轉捩徵象。
當烏托邦萎謝,朱氏的書寫對象也發生了變化,小說集《我記得》(1989)、評論集《小說家的政治週記》(1994)以犀利尖誚的力度描寫與批判社會現實。同時,散文集《學飛的盟盟》(1994)卻又彰顯為人母的溫軟柔情。縱然如此,幾經現實的失落,履歷的蛻煉,《想我的眷村兄弟們》(1992)、《古都》(1997)透過記憶、歷史、空間,敷陳外省第二代的滄桑、批判都市進步帶來的傷害,允為朱天心創作生涯高峰。之後,《漫遊者》(2000)表達失去父親後的沉慟,《獵人們》(2005)側寫群貓,流露對於動物與生態的關注,《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2010)則寫出中年哀樂,歎惋青春與中年根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生。朱氏以「創作者的肉身」回應社會和自我,關懷外省族群和弱勢,選擇中性基調突破女性作家框架,匠心獨運。
原著名稱(中文): |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
---|---|
原著名稱(英文): | In Remembrance of My Buddies from the Military Compound |
發表年: | 1991 |
選集名稱: |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
作家: | 朱天心 |
原著語文: | 中文 |
翻譯語文: | 英文 |
譯者: | 吳敏嘉(Michelle Min-chia Wu) |
文類: | 短篇小說 |
出版社: | 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 | 2002 |
ISBN: | 986803017X |
原著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sudu.cc |
原著訂購資訊(備註):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譯本訂購資訊(網址): | http://www.bookman.com.tw/BookDetail.aspx?bokId=10008607 |
譯本訂購資訊(備註): | Bookman Books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