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黃美娥
所謂的「殖民地文學」,在此涵蓋兩層意義,其一是指創作於1895至1945年間日人統治時期的臺灣文學,...
策劃/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李癸雲
「女性文學」指的是女性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並非侷限於具有女性主義意識的文學作品,因此,本處所選之...
策劃/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孫大川
臺灣原住民文學生成的背景
臺灣原住民原本沒有文字,長久以來其文學活動主要依賴口耳相傳,表現在神...
策劃/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紀大偉
在臺灣,「同志文學」一般而言是指呈現同性戀人事物的文學作品,包含小說、散文、詩、劇本等等文類。受...
策劃/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應鳳凰
「底層文學」指的是「底層階級文學」。寫作對象以底層百姓為核心,書寫其生活遭遇,而寫作手法以寫實為...
策劃/新竹教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惠齡
「宗教」澄清生命、靈魂和自我意識的問題,「文學」則觸及人性不安定構圖與生死愛恨的生命糾葛。...
策劃/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游勝冠
臺灣文學不同歷史階段對所謂「鄉土文學」這個概念的動員,雖各有其階段性的歷史條件及出發點,但都不脫確立臺灣...
策劃/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 蔡雅薰
「離散」在人類的生活中,是一種不分古今中外,由來已久的現象,因為人是一種需要聯結與歸屬的動物,偏...
策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楊佳嫻
「眷村文學」誕生於特殊時代下的特殊空間,是戰後臺灣文化與歷史的重要組成與折射。這裡所說的「眷村」,特...
策劃/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廖淑芳
現代主義原則上是西方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的一個廣義的文學藝術風潮的總稱。由於工業化興起後科技的進...
策劃╱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焦桐
臺灣俗諺「一吃二穿」,人生在世以腸胃為根本,這道理淺顯,路人皆知,不吃則不能生,然而吃飯豈是簡單?所謂「...
策劃/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戴華萱
青少年成長文學,顧名思義,就是以青少年為主角,勾勒他們自懵懂到開悟的啟蒙故事;同時也希望透過閱讀,可...
策劃/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蘇碩斌
地景文學,意指文學家對於某個土地(land)賦予文學性意義之作品。此一主題展覽,將選取十篇1980年代之後...
策劃/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李勤岸
序言:閩客母語詩的興起
臺灣文學中的閩客歌詩是閩客母語文學中的一環,理解閩客母語文學...
策劃/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陳國偉
大眾文學(popular literature)在臺灣已經有悠久的歷史,從日治時期至今,發展已有超過百年。...
策劃/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建忠
「歷史敘事」(historical narrative)的範圍甚廣,既指十九世紀以降的「歷史主義」的意涵,強調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