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策展專題: 新電影的過渡:非寫實與魔幻
國際影壇在討論台灣電影時,最容易被提及的往往就屬台灣新電影了,對其「寫實主義」更是印象深刻。然而,新電影後約10年左右,台灣電影在本土卻進入一段低潮。過於追求藝術性導致敘事相對鬆散,降低了戲劇性,似乎... (更多內容)
國際影壇在討論台灣電影時,最容易被提及的往往就屬台灣新電影了,對其「寫實主義」更是印象深刻。然而,新電影後約10年左右,台灣電影在本土卻進入一段低潮。過於追求藝術性導致敘事相對鬆散,降低了戲劇性,似乎無意間與觀眾形成了隔閡。近年,台灣電影的趨勢便努力轉向「類型慣例」(genre convention) 的範疇,除力求創新外,也欲重新朝商業類型片發展。在這個過渡期,卻意外衍伸出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電影:以寫實主義及本土關懷為基調,探討夢境、幻覺、想像、瀕臨瘋狂狀態的真實性。也有反過來的方式,討論島嶼邊緣、虛擬空間、神明與鬼魂的世界等元素,如何真實存在於日常的現實世界。此一專題希望能讓世界觀眾接觸台灣電影時,除了新電影的寫實主義與商業類型電影這兩種框架之外,更能一窺介於這兩者間,明暗曖昧、瘋狂耽妄、風格強烈的台灣電影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