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英子」,是如何變成台北的「林先生」?林海音祖籍台灣,生於大阪,後舉家遷至北京,曾將北京的成長回憶寫成《城南舊事》一書。三十歲那年,林海音隨國民政府遷台,在風聲鶴唳的年代,擔任聯合副刊主編,不畏政府壓力,奮力開拓的純文學園圃,大力提拔...(更多內容)
北京的「英子」,是如何變成台北的「林先生」?林海音祖籍台灣,生於大阪,後舉家遷至北京,曾將北京的成長回憶寫成《城南舊事》一書。三十歲那年,林海音隨國民政府遷台,在風聲鶴唳的年代,擔任聯合副刊主編,不畏政府壓力,奮力開拓的純文學園圃,大力提拔台灣文學新作家,堪稱戰後台灣文學之母。其「雙鄉」的生命歷程,也讓她的文學作品成為兩岸人的共同記憶。
本片除了深入林海音的台北生活圈,走入她的書桌、生活圈、編輯台,也隨著林海音女兒夏祖麗的腳步回到北京的林家故居,帶領觀眾探訪《城南舊事》中的場景。楊力州導演在片中大量穿插林海音生前重遊舊地的資料影像,訪問林海音親人及故友,重現新舊交替、兩兩對立的年代記憶。
可支援影像素材規格:DVD、藍光及DC
英文片名: |
Home in Two Cities |
---|---|
年代: |
2011 |
導演: | 楊力州 |
片長: | 55分 |
長度: | 長片 |
種類: | 紀錄片 |
主題: | 文學 |
色彩: | 彩色 |
規格: | DVD |
聲音: | Stereo |
語言: | 中文 |
字幕: | 中文、英文 |
製片: | 廖美立 |
編劇: | 楊力州 |
攝影: | 溫朝鈞、朱詩鈺 |
剪接: | 邱慧敏 |
音樂: | 柯智豪 |
不可公開放映地區: | 臺灣、中國(不包含港、澳) |
授權年限: | 2016年7月1日 – 2019年6月30日 |
授權聯繫方式: | 本影片權利已於2019年6月底到期,「臺灣電影工具箱」無法授權放映使用。 請另洽: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mailto:info@movie.com.tw |
參展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