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夢蝶,無有虛實。從1959年起,周夢蝶就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屋前擺書攤維生,直至1980年才因胃疾結束二十一年的書攤生涯,身影堪稱60、70年代台北重要的文化街景。他國學底蘊豐厚,深受佛法影響,詩中喜用典故,常引禪意入詩。本片以《孤獨國...(更多內容)
莊周夢蝶,無有虛實。從1959年起,周夢蝶就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屋前擺書攤維生,直至1980年才因胃疾結束二十一年的書攤生涯,身影堪稱60、70年代台北重要的文化街景。他國學底蘊豐厚,深受佛法影響,詩中喜用典故,常引禪意入詩。本片以《孤獨國》的詩題揭開序幕,以佛經為基調、寺廟場景為開場,隱喻周夢蝶一生的風景。
在小提琴蒼涼的樂音下,昔年武昌街書攤的孤獨氣氛在大銀幕上重現,高齡九十的「詩壇苦行僧」娓娓道來於戰亂時代中,遷徙與病痛交纏的故事。導演側拍周夢蝶早睡早起、早出早歸的作息,在日常生活中穿插其思維、修行、寫作,以一天為時間軸,說出詩人一生的故事,也追隨周夢蝶生命中幾次流徙的腳步,探討人生經歷為詩人帶來的改變與啟發,令人動容。
可支援影像素材規格:DVD、藍光及DCP
英文片名: |
The Coming of Tulku |
---|---|
年代: |
2011 |
導演: | 陳傳興 |
片長: | 164分 |
長度: | 長片 |
種類: | 紀錄片 |
主題: | 文學 |
色彩: | 彩色 |
規格: | DVD |
聲音: | Stereo |
語言: | 中文 |
字幕: | 中文、英文 |
製片: | 廖美立 |
演員: | 周夢蝶 |
編劇: | 陳傳興 |
攝影: | 沈瑞源、韓允中 |
剪接: | 王婉柔 |
音樂: | 梁啟慧、Chris Bitoun |
不可公開放映地區: | 臺灣、中國(不包含港、澳) |
授權年限: | 2016年7月1日 – 2019年6月30日 |
授權聯繫方式: | 本影片權利已於2019年6月底到期,「臺灣電影工具箱」無法授權放映使用。 請另洽: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Email:avida@flaneur.tw |
參展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