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集結收錄1920至1939年代,以35釐米所拍攝的4段紀錄影像,取材自台灣原住民族於日治時期的生活景象,讓人得以一窺其在殖民統治下受到「文明開化」的表現。《福爾摩沙》呈現日治時期日本官員搭乘人力台車上山,巡視原住民族與鄰近本島人的生活情...(更多內容)
本片集結收錄1920至1939年代,以35釐米所拍攝的4段紀錄影像,取材自台灣原住民族於日治時期的生活景象,讓人得以一窺其在殖民統治下受到「文明開化」的表現。《福爾摩沙》呈現日治時期日本官員搭乘人力台車上山,巡視原住民族與鄰近本島人的生活情形;《日警視察番社》展示警察帶隊視察歸化番社,眾人徒步到マレッパ教育所,集合族人點名與合影後,下山抵達台中州明治溫泉休息的過程;《台中州高砂族內地觀光》記錄台中州高砂族於1936年4月,從基隆港搭乘大和丸抵達日本神戶港的旅途觀光畫面;《高砂族素描》則攝製了泰雅族Paran(巴蘭社)部落族人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景象,以及花蓮南勢阿美族Lidaw(里漏社)的豐年祭歌舞活動。
《福爾摩沙》影像來源為荷蘭EYE電影博物館的典藏拷貝,由國家電影中心複製其拷貝後,完成數位修復。另外其他3段紀錄影像亦由國影中心數位掃描後典藏保存。這些從殖民觀點拍攝的原住民族生活紀錄,具有濃厚的統治象徵渲染意圖,日人更藉此宣揚理蕃成果。然而,卻也同時記錄了拍攝當下的沿途景觀、自然生態、原住民族的生活樣貌,甚至是時代氛圍,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影像資料。
註:日治後期,日人以「高砂族」(たかさご‐ぞく)取代「生蕃」,稱呼台灣原住民族;並稱台灣的福建人、廣東人及平埔族為「本島人」 (ほんとうじん)。
可支援影像素材規格:DVD、藍光及DCP
英文片名: |
Short Films of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ormosa, Japanese Police Patrol “Savage” Villages, Taichūshū Takasago Tribes Tour Japan, Sketches of the Takasago Tribes |
---|---|
年代: |
1920 |
導演: | 未知 |
片長: | 46min |
長度: | 短片 |
種類: | 紀錄片 |
主題: | 原住民、歷史、社會 |
色彩: | 黑白 |
規格: | DVD |
聲音: | Silent |
字幕: | 荷蘭、日、英文 |
不可公開放映地區: | 臺灣、中國(不包含港、澳) |
授權年限: | 2019年6月1日- 2024年5月31日 |
授權聯繫方式: | 此影片僅供非營利性放映,使用辦法請洽臺灣電影工具箱:toolkit@mail.tfi.org.tw |
參展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