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行過世界各地,操多種語言、持多本護照的導遊,攜妻帶女,駕車來到一荒僻的濱海小鎮,入住一遺世獨立、有如偌大廢墟的旅館。他自此便一頭沉迷於賭博,與當地人鎮日圍蹲一碗公,拋擲骰子、吆喝「十八啦」;有時豪氣大發、浪擲千金,有時如有神助、把把全贏...(更多內容)
一位行過世界各地,操多種語言、持多本護照的導遊,攜妻帶女,駕車來到一荒僻的濱海小鎮,入住一遺世獨立、有如偌大廢墟的旅館。他自此便一頭沉迷於賭博,與當地人鎮日圍蹲一碗公,拋擲骰子、吆喝「十八啦」;有時豪氣大發、浪擲千金,有時如有神助、把把全贏。而被棄置一旁、備感不適而不知所措的妻女,只好丟下他、自行離開這個鬼地方。而他在這個海濱小漁村四處閒晃浪蕩,周圍都是鬼影幢幢的廢人,而他也逐漸融入、成為小鎮畸人的一員,但也被在地的牛鬼蛇神給包圍了起來……。
何平導演的影像風格強烈,氛圍陰暗、瑰麗、詭譎,以本土罕見的「魔幻寫實主義」,結合了八○年代台灣新電影寫實主義的本土關注、以及九○年代新新人類MTV式的影音風格。何平的三部重要作品:《十八》(1993)、《國道封閉》(1997)、《挖洞人》(2002),場景多設於都市邊陲、廢墟般的奇觀式地景,角色多半是浪人漂女、畸零廢人、流亡之徒……等反社會人物,以及棄絕一切的虛無主義或安那其主義者,劇情往往撲朔迷離,現實與夢境或幻想交錯,充滿了潛意識領域、超現實主義的異色與變形,毫不掩飾或刻意挑釁地揭露性、暴力、死亡……等人性陰暗面。本片的主要場景是一個未知名的濱海小鎮,瀰漫了瘟疫圍城般的末日氣息。海濱、土地和海洋的迷濛交接,邊界游移不定、曖昧難明,當中慾望氤氳,汗水淋漓,色情一觸即發;暴力是現實法則,錢與拳決定了權力;骰子在碗公裡不停滾動,充滿宿命的偶然。室內場景多是陰濕又俗麗的大廳、迴廊、旅館房間,室外則是烈日曝光之下鬼影幢幢的游蕩廢人。在地居民全是「小城畸人」或「遭受天譴的侏儒」,有在地牛鬼蛇神和流氓角頭,也有外省老兵移民及其本省籍淫蕩人妻,還有走私黑貨、來自中國的偷渡客。時值台灣解嚴之後,台灣政治進入嘉年華會式的暴動狀態,片中海濱仍有軍隊駐守海岸,但政治符碼鮮明繁複,不時強烈嘲弄或褻瀆一切神聖的公權力象徵,以狂歡節的大膽形式顛覆、搖撼了政治秩序。
DVD片源:文化部臺灣電影工具箱
英文片名: |
Eighteen |
---|---|
年代: |
1993 |
導演: | 何平 |
片長: | 106min |
長度: | 長片 |
種類: | 劇情片 |
類型: | 劇情 |
主題: | 城市、社會、2020策展專題: 新電影的過渡:非寫實與魔幻 |
色彩: | 彩色 |
規格: | DVD |
聲音: | Mono |
語言: | 國語、台語 |
字幕: | 中文、英文 |
製片: | 王保民、許安進 |
演員: | 吳興國、陸小芬、庹宗華 |
編劇: | 何平、郭箏 |
攝影: | 何平、Tom RYAN |
剪接: | 陳博文、周旭薇 |
音樂: | 沈聖德 |
不可公開放映地區: | 臺灣、中國(不包含港澳) |
授權年限: | 無限制 |
授權聯繫方式: | 此影片僅供非營利性放映,使用辦法請洽臺灣電影工具箱:toolkit@mail.tfi.org.tw |
參展紀錄: | 1993 希臘鐵撒隆尼基影展費比西獎、藝術成就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