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代台北市某日清晨,遊手好閒等當兵的富家少爺小強,目擊一場警方圍捕行動,立刻拿起了相機獵奇拍照,而跳窗逃亡的叛逆少女安也入鏡了。城市另一頭,小說家周郁芬困於寫作瓶頸,苦於創作靈感枯竭,竟與舊情人意外開始一段婚外情。她的丈夫李立中是醫院化...(更多內容)
八○年代台北市某日清晨,遊手好閒等當兵的富家少爺小強,目擊一場警方圍捕行動,立刻拿起了相機獵奇拍照,而跳窗逃亡的叛逆少女安也入鏡了。城市另一頭,小說家周郁芬困於寫作瓶頸,苦於創作靈感枯竭,竟與舊情人意外開始一段婚外情。她的丈夫李立中是醫院化驗師,正陷白色巨塔權力鬥爭,出賣同事以求升職。這一對中產階級夫妻久未溝通,早已隔閡疏離。周郁芬接到一通電話,陌生女子宣稱她和李立中有染;因此她決定離家,獨立生活與寫作。李立中一頭霧水,直到她以此事為題的小說獲得文學獎,他才釐清匿名電話一事。其實,惡作劇電話來自少女安,她被母親反鎖家中養傷和禁足,百無聊賴在電話本上選中了李立中。少年小強迷戀上照片中的跳窗少女,茫然回到那日警匪對峙現場,竟然遇到再次翹家的少女安。然而,她在激情翌日的凌晨,盜走他全部的昂貴相機,接著在西門町某一賓館內,遇到了佩戴手槍、預備復仇的李立中……。
楊德昌的攝影機,被比喻為一把「知性手術刀」,切割摩登城市肌理、解剖都會男女的心理、分析現代社會的結構,敘事宏大、俯瞰全景、往往帶有史詩格局。現代主義電影風格(反古典敘事、音畫辯證、開放式結局……等)、對於城市空間的框取、洞澈布爾喬亞階級男女的疏離異化,令楊德昌與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齊名。此片為台灣新電影經典之一,多線敘事,但結構井然縝密,突顯了現代社會和摩登城市中的個體,游離又疏離,欠缺溝通但相互碰撞,彼此之間有近乎宿命的偶然。原本平行無涉的城市人,因為偶發事件,讓各敘事線交錯、收束、最後集中絞合成一條引信,終將拉動手槍的板機。這種表面平靜但暗潮洶湧,一觸即發、緊繃壓抑的恐怖氛圍,是楊德昌對八○年代台灣政經發展瀕於臨界點、解嚴前夕社會集體張力的描繪。如此恐怖境況下,空洞的個體原本可以轉向傳統社會中的家庭來取得庇護或慰藉,但在此片中的現代社會裡,家庭其實已然分崩離析。此外,片中的「相片」與「小說」,乃是楊德昌把不同藝術體裁嵌入電影的形式實驗,但又同時追索了敘事電影的二重身世:攝影術與故事、影像與文字。最後,真實與虛構的後設辯證,除了出現在片中小說家弄假成真的寫作、攝影師對相片少女的迷戀,也出現於著名的開放式又超現實的片尾,彷彿整個現代社會體系令個體不堪負荷而嘔吐;或者,整個事件只是一場夢境。
DVD片源:文化部臺灣電影工具箱
英文片名: |
The Terrorizers |
---|---|
年代: |
1986 |
導演: | 楊德昌 |
片長: | 109min |
長度: | 長片 |
種類: | 劇情片 |
類型: | 劇情 |
主題: | 城市、社會 |
色彩: | 彩色 |
規格: | DVD |
聲音: | Dolby |
語言: | 國語 |
字幕: | 中文、英文 |
製片: | 鄒文懷、林登飛、徐國良 |
演員: | 李立群、金士傑、顧寶明 、 繆騫人 、王安 |
編劇: | 楊德昌、小野 |
攝影: | 張展 |
剪接: | 廖慶松 |
音樂: | 翁孝良 |
不可公開放映地區: | 台灣、中國、香港、澳門、日本、法國 |
授權年限: | 2014-2016 |
授權聯繫方式: | 本影片權利已於2016年底到期,「台灣電影工具箱」無法授權放映使用。 請另洽: 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celine_shen@movie.com.tw |
參展紀錄: | 1986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1986 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1987 盧卡諾影展銀豹獎 1987 英國電影協會青年導演獎 1988 義大利貝沙洛影展最佳導演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