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茱麗葉〉:七○年代末台灣仍處戒嚴中,跛腳女工秀珠鎮日在充滿油墨氣味與機器噪音的陰暗印刷廠中勞動。某日,大學生羅偉帶了政治異議傳單刊物來店,但被老闆拒絕。秀珠私下幫他油印那份傳單,她被他的熱情與理想所吸引了。原本以為是愛,但二人的階級...(更多內容)
〈該死的茱麗葉〉:七○年代末台灣仍處戒嚴中,跛腳女工秀珠鎮日在充滿油墨氣味與機器噪音的陰暗印刷廠中勞動。某日,大學生羅偉帶了政治異議傳單刊物來店,但被老闆拒絕。秀珠私下幫他油印那份傳單,她被他的熱情與理想所吸引了。原本以為是愛,但二人的階級落差,令她受辱心傷,她做了一個決定……。
〈兩個茱麗葉〉:歌舞團女兒茱莉,和布袋戲團之子小羅,私下相戀。但雙方父親由於逢年過節廟口戲台爭地盤,而勢不兩立。山上一精神病院是他們秘密約會場所,但戀情終被發現。茱莉的父親逼迫羅家父子離開。小羅臨走之前問她:敢不敢佯裝發瘋、進入病院、等他回來?愛恨激烈的茱莉等了他三十年。
〈還有一個茱麗葉〉:28次單戀失敗,朱立業決定在40歲前夕結束生命。他騎單車入深山,想找一處上吊,孤獨死去;不料附近正有一拍片劇組,拉他去當廣告臨時演員。三番兩次死不成,朱立業卻偶然聽聞另一臨演歐A的愛情故事:他國小時深愛的同班小男生,長大後卻變性了,並且成為當紅女伶,而他仍等待著他/她。
緊跟著《海角七號》(2008)與《艋舺》(2010)的國片復甦,這部三段式電影令人想起台灣新電影之初《光陰的故事》(1982)與《兒子的大玩偶》(1983)。製片以莎翁「羅密歐與茱麗葉」命題作文,讓風格與關懷殊異的三位導演,塑造了各自的台灣版本茱麗葉。
侯季然以解嚴前夕為主題、懷舊復古印刷廠作場景,呈現了戒嚴時期的高壓統治、審查制度,以及學生運動的萌生(民歌運動、大學異議社團)。印刷廠跛足女工則引入了階級議題,反轉瓊瑤敘事,由受挫的愛情帶出「受壓迫者」和「弱勢代言者」等社會陰暗面。
沈可尚遵循又活用了莎翁「雙重」(double)母題:讓二種台灣草根藝術形式「花車歌舞秀」和「布袋戲野台」在廟口對立,雙方子女卻陷入熱戀。再借用「瘋女十八年」庶民敘事典故,述說女孩為了愛而佯裝發瘋,留在精神病院中癡等男孩三十年。
最後一段是全片敘事最複雜而精彩的。九○年代以《熱帶魚》(1995) 和《愛情來了》(1997) 建立「本土小人物喜劇」風格的陳玉勳,多年後出手仍寶刀未老,讓多位電視諧星在這部電影新作中拍起廣告。陳玉勳的「茱麗葉」是一個情場連敗的中年男同志,他在劇組偶遇另一個gay,然而後者打從童年開始暗戀的小男孩,如今竟是炙手可熱的女明星,陳玉勳揉合了莎翁的「扮裝」母題與「後設戲劇」,再加上台灣當代酷兒與跨性別的議題,大膽立論:愛讓人想死,也讓人復活,還能讓人笑。
DVD片源:文化部臺灣電影工具箱
英文片名: |
Juliets |
---|---|
年代: |
2010 |
導演: | 侯季然 沈可尚 陳玉勳 |
片長: | 106min |
長度: | 長片 |
種類: | 劇情片 |
類型: | 劇情 |
主題: | 文化衝突、性別、歷史 |
色彩: | 彩色 |
規格: | DVD |
聲音: | Dolby |
語言: | 國語、台語 |
字幕: | 中文、英文 |
製片: | 李崗 |
演員: | 徐若瑄、王柏傑、李千娜、黃河、康康(康晉榮)、梁赫群 |
編劇: | 侯季然、楊元鈴、沈可尚、陸欣芷、陳玉勳 |
攝影: | 馮信華、簡佑陶、陳建利 |
剪接: | 顧曉芸 |
音樂: | 韓承燁、朱約信、侯志堅 |
不可公開放映地區: | 臺灣、中國(不包含港澳)、馬來西亞、汶萊 |
授權年限: | 2014-2020 |
授權聯繫方式: | 本影片權利已於2020年底到期,「台灣電影工具箱」無法授權放映使用。 請另洽:安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崗華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service@zeusfilm.com |
參展紀錄: | 2010 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 2010 金馬影展開幕片 2010 東京影展開幕片 2010 釜山影展「超廣角」單元競賽(第一段〈該死的茱麗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