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基隆長庚醫院外科醫師、無國界醫師 宋睿祥
作為一位外科醫師,從醫學院求學時,就一直在思索人生所為何來。年輕自負的我,認為問題的答案一定無法在正統的醫學領域裡找到,因而啓程到西藏、尼泊爾、祕魯、約旦、印度等地流浪,天真地認為只要到最艱困的醫療環境為人服務,就能找尋到人生的意義。自從2004年參加無國界醫療組織起,我的醫學生涯也遊走於高科技的醫學中心與缺乏水電的偏僻醫院之間。2009年我再度受派赴葉門進行一場醫療救援行動,原先以為這只是又一次的流浪旅程,萬萬沒想到即將抵達時,葉門的內戰正當爆發,由於人員臨時縮編,我便在當地唯一的醫院負起所有的醫療任務。而這一次烽火漫天的醫療救援行動,也讓我流浪漂泊已久的靈魂,在最絕望的時刻,找到了回家的路。
本書採取了日記的體裁,呈現我在葉門45天的工作與見聞。我從首都沙那(Saana)出發,迂迴取道沙烏地阿拉伯,經過什葉派名兵重重關卡,到達火線上的亞塔(Al talh )醫院;這間醫院正深陷在遜尼派與什葉派的戰火之中,收容了各種因戰事受傷、生病、或是臨盆生產的棘手病患。在有限資源及特殊的回教文化習俗之下,我使勁全力,卻也體會了種種矛盾的衝突,然而,最讓人感到沈重難以負荷的,是在其中看見人的靈性如何被戰爭殘酷的蹂躪。
讀者初讀這本書時,可能以為這本書不過就是一位醫生在戰地的醫療記事,但是我更試圖透過描述在葉門的種種,來揭示對自己人生深刻的體悟與反省。面對戰爭的殘酷與動盪、面對體能與精神上的煎熬,每每在最絕望的當下,我會想起妙禪師父對我的慈悲開示:「眾生的苦難,其實源自於宿世累劫以來,靈性所累積的業力」,而擁有人身,真正應當把握的便是接受明師的帶領,解脫靈性於苦痛,回到原本擁有無盡寶藏的「家」。由是,我在葉門的醫療服務中漸漸體會到,原來長久以來希冀流浪、向外苦尋的人生解答,早就在自己的心中。每一個受苦的人都需要被安慰,每一個流浪的靈魂都應該回到家,願讀者也能在閱讀文字的同時,為自己的靈性找到回家的路。
延伸文學主題: | 宗教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