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沈曼菱
2014年由李崗、蕭力修執導的電影《想飛》,以臺中為主要拍攝地點,劇情改編自曾在2011年擔任國道麻豆戰備道起降任務的經國號(IDF)戰機領隊飛行員(今國防大學教官)李政亮中校與視障妻子楊雅惠的真實故事。除了兩人的愛情故事之外,《想飛》的故事軸心圍繞在中華民國空軍培訓、教育、訓練飛官的過程,並且在電影中穿插法國作家、飛行員安東尼‧德‧聖‧艾修伯里(Antoine Marie Jean-Baptiste Roger de Saint-Exupéry,1900-1944)於1943年所出版的《小王子》(Le Petit Prince)童話故事。此外,電影中也將2012年在法國空軍基地進行幻象2000戰機受訓的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王同義中校捨己救人因而殉職的故事拍攝出來。
由於國防部的支持,《想飛》不但分別於高雄岡山的中華民國空軍官校、臺南空軍基地和臺中沙鹿區的空軍清泉崗基地拍攝,支援拍攝的空軍單位包括499、455、443聯隊與空軍官校、空軍航校,並也在新北市新店的空軍忠烈將士紀念塔取景,於是臺灣的空軍地景也在《想飛》中串接起來。至於電影的主要場景,則是聚焦於臺中。儘管本片不旨在傳達地方特殊景緻,但《想飛》仍為觀眾展示了不同於刻板印象的臺中風光,特別是臺中市政府從李崗導演拍攝《阿罩霧風雲》(2013)時便協力電影拍攝,此次亦然,包括前述戰鬥機與空軍基地取景於清泉崗基地、主角們在基地附近活動,甚至是《想飛》中的校園場景,則多是在臺中靜宜大學內拍攝而成。
《想飛》雖然是以軍事為主題的電影類型,但國防部僅提供支援拍攝,並未干涉劇本創作,因此與傳統的軍教電影大異其趣。電影以主角實踐理想——成為飛行員為故事開始的動機,隨著嚴峻訓練和戀情的發展而出現考驗,也透露出飛行員必須承擔的風險和危險。在愛情之外,片中也從年輕世代之間的親情、友情、師徒情誼作為發展情節,彰顯充滿希望與勵志的劇情取向,並且適時穿插《小王子》的故事內容,將角色之間的情感和飛行想像兩者巧妙銜接,增添了電影中的奇幻性,也為軍事為內容的《想飛》增添了柔軟度,使得飛機與飛行的場景多了幾分浪漫氛圍。話雖如此,在執行飛行任務的過程中,電影特效仍製造了驚險的危急場景,表現了飛官與飛官家屬所承擔的煎熬心境。雖然《想飛》有別於臺灣1980至90年代的軍教電影,但是仍然可以從電影角色、歌曲的揀擇取向等,看見軍教片的世代傳承。而片中的故事主角原型李政亮中校出色的飛行技術與其妻的故事,曾出現於國家地理頻道與國防部協力製作的紀錄片《透視內幕:國道起降秘辛》(2011)中。
延伸文學主題: | 地景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