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文化部「國際化----國際拓展」與「雲端化----文化與科技結合」的施政理念,並以國際主流社群和國內各級學校、相關社群為服務對象,於文化部「臺灣文化工具箱」網站平台建置「傳統表演藝術工具箱」,以具代表性、重要性且目前仍具活動力之臺灣傳統表演藝術之劇種、樂種等入門賞析,以及精選四十個表演團體及其一百二十部代表作品的圖文介紹、精華影音為主要推介內容,並以中英文二版分別呈現。
本工具箱建置的目的,在於全面蒐集整理當代臺灣傳統表演藝之相關文字、影音資料,運用網際網路無時間、疆域限制的特性,提供國內外有意認識臺灣傳統表演藝術之美及其特色,以及有意規劃相關主題教學或展演活動者之參考,並進而達至推廣加值之效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依照具普遍性的傳統表演藝術知識分類體系,本工具箱規劃戲曲、偶戲、音樂、雜技藝陣等四項主題,涵蓋歌仔戲、客家戲、京劇、崑劇、豫劇、北管戲曲/亂彈戲、南管戲曲/梨園戲、掌中戲、傀儡戲、皮影戲、國樂、北管、南管、客家八音、原住民音樂、雜技、獅陣、宋江陣等臺灣傳統表演藝術內容,聘請專家學者針對主題、劇/樂種、團體及作品進行導讀撰述,配合各個作品三至五分鐘的精華影音,以及設計「相關網站連結」,以撰寫風格統一性、檢索搜尋便利性、資訊內容準性、團體作品代表性、瀏覽易讀性、補充延伸性為核心精神,務使本工具箱成為最具代表性之臺灣傳統表演藝術文字、影音資料庫,以及促進臺灣文化在國際的能見度及交流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