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生於福建龍溪縣石碼鎮,本名楊國雄,年幼時父母親相繼過世,由大娘一手扶養長大。幼年時在父親的教導下奠下良好的書法基礎,1950年來臺,1953年進入臺南師範學校美術科就讀,1960年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即應臺中師專之聘擔任教職。在學期間受溥心畬、黃君璧、金勤伯、林玉山等薰陶而奠定往後的創作基礎,也開始投入水墨領域的創作,於1965年獲全省美展國畫第一名,之後多次參展亦屢獲獎項,也逐漸塑造出自己的畫風。1974年轉任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至1992年退休,並於1997年獲第1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至今仍持續於水墨創作。
傳統民俗活動曾是鄭善禧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因而他對民俗藝術的喜愛,在他的創作中可看到受傳統民俗藝術之影響,他也將民俗典故、人物納入創作題材,表現正統繪畫之外的趣味。本幅作品即以國劇人物為表現題材,運用簡潔的人物造形與色彩,藉由傳統戲劇的人物表現中國文化的內涵。
臺灣美術的發展在1950年代掀起了一股現代繪畫的風潮,在這風潮中西方新的藝術理念為年輕藝術工作者所傾慕,紛紛投入現代繪畫的創作,而在中國水墨畫的創新中也都以融入西方形式的抽象表現與傳統水墨的暈染來探尋以開創新的水墨風貌,鄭善禧雖處於這股浪潮的世代,然其創作卻選擇一條異於時代風潮的路,他在水墨革新上有其獨特的堅持,既不「汲古潤今」,也不「引西潤中」,而是以關懷生活及對環境周遭事物的關注領略轉換成其創作題材,這是受到五四運動中白話運動的啟示。鄭善禧秉持傳統水墨的精神,而將水墨的文人畫美學轉入與現代生活結合的一種獨創風格,為現代水墨另闢蹊徑。
中文作品名: | 國劇人物 |
---|---|
英文作品名: | Characters from Chinese Opera |
作品年代: | 1979 |
媒材/分類: | 水墨與書法 |
尺寸: | 49×67 cm |
作者: | 鄭善禧 |
作者年代: | 1932 - |
典藏單位: |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
授權聯繫方式: | 國立歷史博物館 Email:ke-hsin@nmh.gov.tw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31~1940 ─ 二年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