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民國30)年生,臺灣臺南西港人,字在川,畢業於臺灣國立藝專,曾師事高一峰、傅狷夫、胡克敏學習傳統水墨技法,後又師承江兆申,師法其涵蘊性靈、詩情畫意的文人畫風格,更走遍千山萬水,探尋山石肌理、樹皮水紋的奧秘,再融合師承、造化及自我性情為一爐,而後經營出細膩雅緻而又變化多方的自家風貌。1980年作品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國畫類)、1983年吳三連文藝獎(國畫類),並舉辦多次個展(1988年於歷史博物館、敦煌藝術中心同時舉行「大樹之歌」畫展,1999年於龍門舉行「宇宙無盡.佛亦無盡」展),2005自臺北藝術大學退休。著有《自然與畫意》一書。
本作李氏自述︰作品以臺灣山水—二子坪的松林為主調,也是通幅結構的主要骨架,構圖的高難度在於丈六全幅之主樹2株居中以丈六批紙(即全幅無接縫),全幅無煙雲,筆筆紮實,交互皴染。係水墨繪染復加硃砂色、石青、石綠等礦物性顏料,如膠彩畫法,以3千本膠為粘劑。以樹取勢,是為其特色。松樹之鬱鬱蒼蒼,間以硃砂、點葉,化去沉鬱,加強畫面之節奏。善於掌握材料特質最佳的詮釋,本作深色墨表現大片厚重感的茂林,傳達高彩度紅色與無彩度的墨色之間的對比差異,空間面積差距相應相襯,在高聳巨木遮蔭之下,隱然略見的林間小路迂迴樹梢下方,高處巨木盡頭稍露青藍遠山,本作特質在以縱長的構圖,拉開空間變化,帶出其對比的戲劇性趣味。
李氏1967年起任教基隆市立中山國中八年,1960年三月開始,師事江兆申先生,1974年加入基隆攝影學會會員、九月獲會員肖像比賽金牌獎,1975年起任教基隆市立大德國中三年,1976年又獲基隆攝影學會第十一屆會員季賽幻燈片組優秀作家獎、黑白照片組年度最佳作品金牌獎、幻燈片組年度最佳作品金牌獎。1979年七月於臺北春之藝廊首次個展,發表〈臺南孔廟〉一作,受到矚目。1985年遊印度、尼泊爾,著作《自然與畫意》出版,1986年舉辦「印北行腳」專題畫展於臺北敦煌藝術中心及阿波羅畫廊,1987年二月再遊喜瑪拉雅山下三個佛教國家:不丹、錫金、尼泊爾,六月與蔡克信、郭清治等聯合展出「雷龍之旅─千年秘境不丹」攝影作品,並應歷史博物館之邀列為藝術家訪問團之團員同赴美西訪問及展覽。1989年後旅遊足跡包括南非、大陸等地,並不斷舉行個展。2006年九月應邀參加臺北立美術館「臺灣美術發展1950-2000」於北京中國美術館。
中文作品名: | 陽明山二子坪 |
---|---|
英文作品名: | The Erzihping Trail,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
作品年代: | 1997 |
媒材/分類: | 水墨與書法 |
尺寸: | 508.6×189.7 cm |
作者: | 李義弘 |
作者年代: | 1941 -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_ Collections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