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1907-2004),臺灣嘉義人。從蔡禎祥、伊旭江學習傳統水墨與民俗繪畫,並於戰前二度赴日在東京川端畫學校及京都堂本印象畫塾深造。1927年即入選首回「臺展」,十六回臺、府展中計有三次獲得特選與臺展賞、無鑑查二次與一次推薦,其餘皆入選出品的殊榮。戰後更為畫壇重要領導人物之一,創作題材多元廣泛,舉凡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無不精通,九十餘歲時仍創作不懈,是少數能把握時代潮流並樹立個人風格特色的畫家。
「寫生」一直是其創作的泉源,為了捕捉荷花清晨盛開最美的時刻,多次前往嘉義牛稠山一處蓮池塘觀察、寫生。《蓮池》構圖上斜分左上右下兩部分,荷葉盛展,露珠於葉上凝結欲滴,花朵或含苞或綻放、嬌嫩動人,覓食涉水鷺鷥似乎帶起水漣漪聲音,水面下水草與小魚依稀可見。全圖以石青、石綠染荷葉,嫣紅敷花,並以赤金、青金、水色金表現牛稠山在地赤土和水的特色,更呈顯出全畫富麗典雅的氣質。
1927年「臺展」開辦後,日藉審查員注目的焦點放在具有寫生表現形式的作品上,使得一些已具知名的臺籍傳統畫家如蔡雪溪、李學樵、呂璧松等一一落選,但林玉山、郭雪湖、陳進三位未滿二十歲年少畫家卻以寫生創作作品入選,與前輩名家的落選形成強烈對比,受到相當的矚目與期待。而後臺灣美術研究者以「臺展三少年」稱之,強化「臺展」的傳奇性與象徵新風貌的開啟。《蓮池》乙作將清晨所見荷花清新、鮮麗的氣息生動呈現,獲得第四回「臺展」特選與臺展賞的榮譽,為當時「臺展」審查員鄉原古統評「臺展型」之正統之作,是為日治時期表現「地方色彩」特色的經典作品。
中文作品名: | 蓮池 |
---|---|
英文作品名: | Lotus Pond |
作品年代: | 1930 |
媒材/分類: | 膠彩 |
尺寸: | 146.4×215.2 cm |
作者: | 林玉山 |
作者年代: | 1907 - 2004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Email: artnet@art.ntmofa.gov.tw (04)2372-3552分機368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