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生於臺南縣新營鎮,父親是一位詩人,由於家學淵源,從小熱愛藝術,1938年進入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今臺南一中)就讀時即受廖繼春指導而奠定良好的繪畫基礎,1941年在中學三年級時便以油畫〈劉氏之家〉入選「臺陽美展」,之後1943年又以水彩畫〈明倫堂〉入選第六屆「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這兩次獲獎為他帶來莫大的鼓舞,中學畢業後本擬赴日本美術學校深造,但時值太平洋戰事爆發,阻礙了赴日學畫的夢想,因此光復後便以教書維生,並繼續師事廖繼春及追隨郭柏川習畫。沈哲哉雖未正式進入美術學校接受美術教育,但仍持續努力於繪畫創作,曾多次獲得「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獎項,並榮獲「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及「臺灣省教員美展」免審查資格,其藝術成就早已獲得美術界的肯定。
本幅畫作〈人物(S坐像)〉為第十四屆「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獲優秀作品,經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交由本館收藏,風格屬早期人物畫風格偏向於粗獷的筆觸,明暗對比較為強烈,以端坐少女為描繪對象,用青澀的色調來表達,極為傳神,在一片綠色調中綴以簡短白色筆觸,頗有點睛之效果。
若提到臺灣畫壇以女性為描繪題材者,在前輩畫家中就令人聯想到沈哲哉,他所描繪女性細膩、柔美的特質,是他的繪畫主要美感的表達。沈哲哉對女性題材的執著,係因他對於描繪女性能投入豐沛情感,可以充分掌握、詮釋得更好,尤其是荳蔻年華的青春少女更是他喜歡描繪的對象。因此,以女人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似乎是沈哲哉繪畫創作的重心,對於女人意象的表現,也是他作品中精華之所在,也透過對女人的感受與描繪表現,展現了他對色彩與造形表現創作的才華。沈哲哉以女性畫像為主,對於清純美麗的少女形象尤能捕捉入裡,情感表現絲絲入扣,對女性自然柔美特質的描繪充滿浪漫情懷,加上他對於色彩的敏銳度及感受性十分獨特,故能充分展現色彩之美,在五彩繽紛的畫面中營造出具想像力、唯美及神秘意境的作品。
中文作品名: | 人物(S坐像) |
---|---|
英文作品名: | Human Figure |
作品年代: | 1949 |
媒材/分類: | 油彩與壓克力彩 |
尺寸: | 80.4×65.5 cm |
作者: | 沈哲哉 |
作者年代: | 1926 -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