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臺南下營紅厝村,年幼雙親相繼棄世,與三姊和祖母相依為命,十二歲時祖母病逝,十四歲時胞姊出嫁後,開始獨立生活,1916年進入臺南州立教員養成所進修,1918年任教下營公學校,1922年考取日本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就讀,與張秋海同班,先後隨藤島武二及岡田三郎助習畫,尤其因岡田豐富的工藝美術品的收藏,啟發了顏水龍日後對工藝美術的興趣,1927年入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研究科進修,並以《裸女》一作入選第一回臺展,1929年赴法國留學,進入現代藝術學院(Academie Art Moderne),受馬爾香(Jean Marchend, 1882-1941)指導,同時也受勒澤(Fernand Léger, 1881-1955)影響。在坎城認識凡‧鄧肯(Van Dongen, 1877-1968)受其裝飾性色彩影響,1931年以《蒙特梭利公園》入選法國秋季沙龍,1932年由法返臺後積極參與美術活動,為「赤島社」、「臺陽美術協會」創設人之一,並擔任省展評審委員。
顏水龍是臺灣第一位著力於系統研究記錄原住民工藝美術的畫家,也是第一位踏上蘭嶼的臺灣畫家。由於對原住民工藝美術的研究,因此有關原住民也成為他油畫創作取之不竭的題材,此幅作品以平塗的手法及裝飾性的造型描繪蘭嶼風光,圖案化的波光與達悟族獨木舟的圖案相互呼應,在靜謐的畫面中展現原始的神秘與活力。裝飾性和純美術的結合,正是顏水龍畢生努力的目標,其創作強調畫面每一對象造形間的聯繫性,從而創造出對象物造型之特色並產生不斷而和緩之力量,此作畫面流露獨特的構成性,畫面色彩感覺沉著優雅。
顏氏自法國返臺後,對臺灣大眾藝術的啟發有其看法,認為生活品質的提升須從美化生活開始,於是投入美術工藝的推展,於1957年創立「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並曾任教國立藝專與實踐家專美術工藝科,對臺灣手工藝之發展有極大的貢獻,是臺灣前輩畫家中最早投入環境藝術、推動生活工藝、美化居住空間與生活用具等,致力提昇早期臺灣的生活品味,力行生活藝術化與藝術生活化理念,在臺灣本土藝術發展及原住民文化推動具有重要地位的前輩藝術家。
中文作品名: | 蘭嶼風景 |
---|---|
英文作品名: | The Landscape of Lanyu |
作品年代: | 1985 |
媒材/分類: | 油彩與壓克力彩 |
尺寸: | 72×99 cm |
作者: | 顏水龍 |
作者年代: | 1903 - 1997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Email: artnet@art.ntmofa.gov.tw (04)2372-3552分機368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