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潔1980年出生於臺灣桃園,2003年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系,2006年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畢業,2014年她取得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的博士學位。2005年她的作品曾獲臺北美術館首獎。陳怡潔的作品融合了動漫角色和圖像閱讀世代的記憶,將大家熟知的卡通人物角色圖像剖以色彩分析,然後將具象的圖像轉化為同心圓的符號,同心圓的函數色彩圖像成為她典型的創作標誌。
陳怡潔的創作從卡漫開始,這個靈感的元素源自於生活中的記憶和經驗,閱讀漫畫是六年級世代的集體回憶,而重複性的圖像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烙印出一個記憶的符號,成為回顧我們生活敘事的密碼。於是,陳怡潔誕生了函數色彩系列,她開始對圖像的色彩秩序,基本色彩組成架構的訊息強度和溝通語言感到興趣,還原了虛擬卡漫人物的色彩。
結構,賦予虛擬化的再次虛擬化,讓圖像的符號本質清晰展現。2005-2006年,函數色彩的同心圓符號取代了原來卡漫的人物符號,重新回到漫畫故事中的場景,是藝術家這一階段的表現手法,這個手法也一直延續到後期的《關鍵影格》及《圈圈島》系列。
這些色彩符號的漫畫原型來自於藝術家到蘇格蘭駐村時,於當地經常在超市購買的《Beano》漫畫。後來藝術家有機會接觸到出版Beano漫畫的出版社,看到該漫畫於七十五年間漫畫角色的演化和色彩性的變化,於是,藝術家將其作為這個作品的靈感發想,並選擇出Beano漫畫的經典角色,以他們每十年的色彩變化製作同心圓肖像,從這些同心圓的肖像裡呈現一種文化編年史的概念。
陳怡潔的作品向來關注數位媒體如何重塑人們的生活脈絡。處在一個資訊介面無所不在的時代,透過數位媒體頻繁的觀看及執行操作過程,現代人逐漸被數位性的圖像思考邏輯,影響了我們觀看事物、傳達事物的語言模式。
利用電腦介面作為溝通、閱讀、搜尋資料的工具,已然成為多數人攫取資訊和理解世界知識型態和生活方式,我們的視覺大量接收圖像、符碼,然後習慣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各種轉譯,彷彿整個世界的規則和意義系統可以被圖像及符號所取代。陳怡潔的作品回應了這樣一個訊息化的時代,從圖像訊息的交換使用,繪畫的具象內容被訊息化後,成為藝術家新的視覺語言。
中文作品名: | 函數色彩- Beanotown |
---|---|
英文作品名: | Function Color - Beanotown |
作品年代: | 2013 |
媒材/分類: | 綜合媒材 |
尺寸: | 160×120×5 cm×1 piece,40×40×5 cm×18 pieces |
作者: | 陳怡潔 |
作者年代: | 1980 - |
典藏單位: | 藝術家自藏 |
授權聯繫方式: | 藝術家本人(陳怡潔)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71~1980 ─ 六年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