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若洪1975年出生於臺灣臺北,1995年畢業於臺北復興美工,1998年取得東海大學美術學系學士學位,2001年赴西班牙Salamanca 大學進修並取得藝術碩士學位,2002年獲得西班牙聖馬可首獎(Premio San Marco)。黨若洪擁有紮實且持續的繪畫訓練,2005年為高雄美術獎首獎得獎人,2008年獲得廖繼春油畫創作獎,在繪畫風格上他以表露率真情感張力的表現性語彙見長,2002年起,黨若洪以一系列「自我」和「犬」的創作系列,建構出個人風格強烈且辨識度極高的藝術語彙。
「自我形象」和「犬」、靜物和風景是黨若洪作品裡的主要元素,藝術家以家犬Cookery作為自我形象和情感思維的投射,而犬隻、自我和他者之間的指涉關係更是他繪畫中重要的核心主軸,在畫布上揮灑的狂野筆觸和色彩象徵出這三者之間複雜交融又難以清楚辨識的關係,尤其對應到藝術家2002年早期一系列以「人物.自我」為命題的自畫像,充滿雕塑性的筆觸和其猶如尚在形塑過程中的樣態,說明了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之間關係的反覆探索,作為其自我內在的檢視和呈現。
〈人物,自我.雙位一體〉呈現自我和他者之間的形象並存與對話關係。畫面中仍出現藝術家自己、犬隻等形象,以及兩者關係的互相映照。而在這個階段,藝術家開始跳脫早期自畫像的肖像形式,而開始在畫中鋪陳一種劇場式的景深空間。在色彩上,這一幅畫仍採用藝術家常用的土黃色、褐色、黑色和紅色。黨若洪經常以人犬合一的形象交疊作為自畫像中的情感內在的象徵,在這一幅畫中,人物透過自我形象與自我符號的互相凝視和對話,如同一場劇場式的個人自白。
出生於一九七○年代之後的新生代創作者,主題多半探討自我的內在世界,在創作裡所引用表達或比喻自我的物件,常與藝術家日常接觸的事物或經驗為主。如同黨若洪一系列的自我畫像,將家犬Cookery視為一個對自己意義深遠的對象。
有關自我主體的探索,新世代創作者的美學表達形式及語言,有別於九○年代臺灣當代藝術裡的主體意識的路線,相較於藝術原創性的論調,更著重身體及感官知覺的經驗表達,即藝術當下的知覺經驗,強調自我於當下感性的觀點。時間、過程、變動,這些因素架構了主體論述的當代性,展現在新世代的美學語言裡,不論是繪畫或者其他創作媒材,藝術家的作品中流露一種「流動性」,這種流動性的過程,也促使藝術家在自我位置上得以位移,而有了自我反身觀視的可能。
中文作品名: | 人物、自我.雙位一體 |
---|---|
英文作品名: | People – Self, Twinity: Coexsistance |
作品年代: | 2009 |
媒材/分類: | 油彩與壓克力彩 |
尺寸: | 122×244 cm |
作者: | 黨若洪 |
作者年代: | 1975 - |
典藏單位: | 藝術家自藏 |
授權聯繫方式: | 代理人(土思藝術 / 陳錫文)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71~1980 ─ 六年級生 |
相關作品: | 人物,自我、犬 人物、自我-雨中射擊 人物、自我-三位一體,痛苦的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