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生於臺北,1994年自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展開專業藝術生涯,成為解嚴後臺灣當代藝術的中堅。曾參加1997年之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展、2005年之橫濱三年展、2009年亞太三年展、2010年台北雙年展聯動計畫、2012年上海雙年展等展覽,活躍於國內外藝壇,曾經於臺灣及歐美、亞太地區舉辦個展及參與聯展合計逾百餘次。並曾於舊金山海得嵐藝術中心、倫敦蓋斯沃克藝術家工作室、紐約ISCP、蘇格蘭Glenfiddich等地駐村,耕耘出豐沛的跨國藝術網絡。環視當代臺灣藝術社群,姚瑞中亦是少數在創作、策展、評論、研究等領域均取得傑出成就的藝術工作者。
由觀念攝影與真實物件連結而成的裝置攝影作品,在金光閃閃的表象後,藝術家企圖對臺灣社會的消費迷思進行反省,並對普遍的拜金現象予以審美化的批判。其中取景於臺灣各個真實地景的攝影圖像,有如實存、又有如虛構,彷彿是在真實的歷史流變中,點滴創造出的人類活動的廢墟。而將頭嵌入畫面內的恐龍,則像是在進行考古行動,冷眼旁觀人類世界的荒謬與虛無。
解嚴後的臺灣,主體性論述呈現沸騰的趨勢,有關土地、歷史與文化認同的敘事湧現於知識場域。社會力的解放、威權意識形態的解體,加諸民主化的浪潮,更使臺灣瀰漫濃厚的狂飆氣息。而在此一關鍵時刻,姚瑞中對於臺灣主體性問題的後設觀照,使其創作獲得了廣泛關注與討論。而他前衛、顛覆、幽默、玩世不恭的批判法,更使其藝術創造嶄露出強烈的個人特質。
藉由敏銳的感受及觀察力,姚瑞中犀利地捕捉到在不同主體性論述之間,及各式權力敘事內在的裂縫地帶。他透過行動藝術、攝影及錄像等多元媒介,挑釁、顛覆、戲謔著支配性的價值體系。如《本土佔領行動》、《反攻大陸行動》、《天下為公行動》、《萬里長征行動之乾坤大挪移》等系列,以及〈歷史幽魂〉、〈玉山飄浮〉等錄像作品,均從不同國族及權威論述的內部,翻轉出叛逆的解構力量。姚瑞中也善於獵捕臺灣的邊緣地帶,那些疏離、荒誕、孤寂、有如超現實境域的時空,指涉著這座島嶼內在流動著的另類現實,有如黑洞般吞噬各種意義。2005年開始,姚瑞中開始踏查臺灣各處,拍攝一系列廢墟處所。空間的物質創構,在荒謬的資本與權力再生產過程中,竟成為侵蝕環境肌理的幽魂。約自2007年起,姚瑞中著手嘗試挪用中國傳統山水的形式,將之改造成為再現個人記憶、現代生活景象與日常生活情狀的「偽山水」,挑動對於傳統審美體系的隱性反叛。而在近期的《萬歲山水》系列中,他對於政治寓言的拆解,以及對經典美學敘事的曖昧逆反,獲得了更為淋漓盡致的交融。所有穩固的事物和意義,似乎均在他抽絲剝繭的凝視中,變得煙消雲散。
中文作品名: | 獸身供養紀念碑 |
---|---|
英文作品名: | The Monuments: with the Sacrifices of Faunas |
作品年代: | 2000 |
媒材/分類: | 綜合媒材 |
尺寸: | 398×850×300 cm×15 pieces |
作者: | 姚瑞中 |
作者年代: | 1969 -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61~1970 ─ 五年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