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生,嘉義縣六腳鄉人。23歲起以六腳侯氏之名發表作品,50歲後遷徙至苗栗三義,居住於古稱「禁山」的小山,所以也開始輒以禁山侯自稱。1982年考入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1983年獲全國油畫展第一名,1988受邀釜山國際雙年展,1995代表台灣國家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亦由此種經歷看,侯俊明堪稱為早慧的藝術家,與他老辣醇厚的人生觀照相互印現,構築出他在當代臺灣美術史上獨樹一格的風格。
常民元素如何與當代藝術創作結合,侯俊明對此開闢了一個引人矚目的新徑。侯似乎有種看穿人類本性的天賦,透過老辣、精確、絲絲入扣的視覺語彙,將臺灣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以及背後悸動著的強烈慾望,打造為發人深思的美學對象,竟也散發出某種共時性的況味。〈搜神四仙〉此作中的彷彿宗教神尊的男女形象,不啻正是這塊島嶼許多人性潛流的擬人化。
侯俊明的作品嘗被臺灣藝術社群稱為「叫陣的藝術」。所叫陣者何?乃是人類原始的慾望,包括求生的性慾、食慾、佔有慾,以及求死的毀滅、顛覆、自我抹消等行動,百死而不毀。強烈的視覺語彙,經常是侯俊明給予觀者的首先印象,他的作品風格鮮明、獨特,令人難以迴避被其吸引。而他的創作方式也十分多元,靈活地運用如版畫、裝置與行為表演等媒介。他的大型版畫作品尤為核心,模仿著傳統民間經書圖文並置的宣教體裁,卻置入赤裸的慾望與性交圖像,加諸那些指涉曖昧、卻挑釁既有道德價值體系的文字。宗教美學的倒錯,或者奇特常民美學的演繹未必是侯真正的動機,但他的創作卻極具張力的顯示出臺灣社會潛層真實存在的慾望力量,更召喚觀者去傾聽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所謂美醜、善惡、正常與異常,在侯俊明的藝術系譜中,均是邊界不確定的事物,相互攪揉、蝕染,方是生命真正的實況。
37歲時經歷人生轉折後,他的創作風格有了分水嶺式的改變,由較張揚的慾望符號,轉向曼陀羅、塗鴉、自由書寫等形態,開始了療癒自身心靈,回歸自我生命的探索。此時作品風格雖較前期「溫和」,但內在對於慾望的關切則依舊作用著。整體上看,文字符號與繪畫圖像在侯俊明的創作內,就像支撐起整個慾望神話體系的符咒和圖騰,也像是外在現實與內在自我慾望世界的橋樑,或許離經叛道、驚世駭俗,卻在藝術的實踐中,彷彿儀式性的回到那最初的自由之地。
中文作品名: | 搜神四仙 |
---|---|
英文作品名: | In Search of Gods |
作品年代: | 1993 |
媒材/分類: | 版畫 |
尺寸: | 362.5×255 cm ×4 pieces |
作者: | 侯俊明 |
作者年代: | 1963 -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61~1970 ─ 五年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