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盛1952年出生於高雄美濃,1977年國立海洋學院航海系畢業,1979年以紀實攝影步入創作生涯。1983年開始以單兵游擊方式,在公共空間行使其行為藝術創作理念,在1980年代的台北街頭,時常可以看到他「一人行動藝術」的身影。他是台灣藝壇以身體、行為、裝置藝術對社會體制與環境現象進行批判與反省的先驅者之一,亦是其中最具挑釁性格、投入「行為」創作續航力最持久的藝術家。
為了實踐個人的藝術理念、喚起大眾對諸多社會弊病的重視,他不斷以自己的身體為街頭行動的素材,運用高蹈、尖銳的行動表演挑戰體制,強烈的衝撞、批判、甚至是脫序「行為」,在當時的藝術界擾起軒然大波,1988年〈李銘盛=藝術〉帶「大便」參加北美館「達達研討會」並引來警察以公權力進行干預,但其以行為挑戰保守傳統,以前衛、冒險的街頭游擊行動喚起大眾注目的創作方式,也逐漸受到廣泛注意。1993年獲邀參加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開放 ’93 ─ 緊急關頭」,呈現行為表演作品〈火球或圓〉,是第一位受邀參展的台灣藝術家。1999年以後,他的社會關懷依舊,但創作主軸轉入與「生活」結合的面向,深入地方,推展社區居民對當代藝術的認識。
此作是李銘盛1981∼1998年許多作品的紀錄式總合,包含行為表演的動態影像、300多張檔案照片、3萬餘字的文字紀錄等。作品名稱本身,即代表一種創作精神的宣告:身體是藝術的材料,也是理念傳達的關鍵媒介、身軀雖小但精神意志無限巨大,以及用個人身體對抗體制弊病的激進創作意志。李銘盛大膽、衝撞的藝術表現形態,與解嚴前後台灣狂飆式的社會脈動相互應和,並以「身體行為即藝術」的創作實踐,與當時追求改革、突破的時代精神,產生了深刻的呼應與對話。
1980年代,台灣在政治步向開放與民主的同時,也是經濟急速發展、國民所得年年成長、房地產及股票狂飆的年代。「台灣錢淹腳目」帶來人民的自信,卻也誘引社會風氣丕變,金錢遊戲風行全台,道德尺度無限開放,而政客們為了權力鬥爭的目的,也競相編造膠合著理想與騙局的虛妄藍圖。政治、金錢、權力與各種社會亂象的結親交拜,價值體系的紊亂失序,倫理與道德的頹喪,在解嚴前後的台灣社會輪番上演,亦成為藝術家關注與批判的重要主題。
李銘盛關心自然環境,熱愛台灣這塊母土,同時對政治矛盾與社會病疴有敏銳的感應,1980至1990年代的作品主題也就圍繞在這幾個脈胳上,運用「我的身體=我的藝術」的創作觀念與街頭游擊行動,以幾近挖掘與衝撞的態度,點出體制的弊病,文明對自然的破壞,以及台灣人在慾望奔騰下用權力與金錢雙刄所攪動的社會亂象。
中文作品名: | 身高150公分的李銘盛 |
---|---|
英文作品名: | LEE Ming-Sheng is 150 cm Tall |
作品年代: | 1998 |
媒材/分類: | 裝置藝術 |
尺寸: | 尺寸依展出場地調整 |
作者: | 李銘盛 |
作者年代: | 1952 - |
典藏單位: | 葉榮嘉先生收藏 |
授權聯繫方式: | 李銘盛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51~1960 ─ 四年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