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生於日本東京,1946年返台定居,父親是日治時期臺灣留日畫家劉啟祥,從小浸淫於藝術環境之中,耳濡目染,自1957年隨父親習畫,1962年獲臺陽展「臺陽賞」及全省美展優選,1969年任教恆春國中,1981年辭去教職專事繪畫,期間個展十幾次,1986年獲中華民國畫學會油畫類「金爵獎」,1998年旅居紐西蘭。劉氏主要從事油畫與油性粉彩創作,透過繪畫題材的描繪,呈現他對臺灣社會現實與自然風貌的觀照。
1981年劉耿一辭去教職成為專業畫家,他深刻面對自己,重新探討創作與生命的關係,因而更加關懷社會人文與自然景觀的關係,這時期面對大自然景物已不是顯現賞心悅目的自然風光,而是經由反思後對自然的另一種詮釋。
劉耿一由於家學淵源,其成長的背景與同時代學習繪畫的臺灣藝術家有不同的經歷,出生於東京,父親是臺灣前輩畫家,劉耿一克紹其裘一路走來,其繪畫未曾由學院而來,在戰後的臺灣多變的繪畫思潮衝擊之下,對當時的風潮並沒有明顯的回應,從1962年在臺灣畫壇嶄露頭角至1981年辭去教職,期間他自認一直扮演著業餘畫家的角色。九○年代臺灣解嚴,他創作一系列的社會景象畫作,表達對臺灣社會的觀照及往昔人文的記憶。1998年旅居紐西蘭,體會到不同社會的另一種文化的經驗,大自然成了他對臺灣山林之美的歸附和庇蔭。雖然劉耿一對人、社會與自然有其關切,但他的畫作呈現一股內斂沉靜如詩和哲學般的思考,他所建立的獨特繪畫風格是其對生命底層的沉思,有如歌詠生命長河的詩一般,一直吟唱著。
中文作品名: | 遠雷 |
---|---|
英文作品名: | The Remote Thunder |
作品年代: | 1984 |
媒材/分類: | 油彩與壓克力彩 |
尺寸: | 88.5×145 cm |
作者: | 劉耿一 |
作者年代: | 1938 -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31~1940 ─ 二年級生 |
相關作品: | 橋 廟內 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