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助(1917-2008),出生於臺中大雅。1939年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現武藏野美術大學)日本畫科畢業,師事兒玉希望等。曾任教於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現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東海大學美術系,並曾任「全省美展」 評審與評議委員。1982年組織「臺灣省膠彩畫協會」、任「中部美術協會」理事長、「臺陽美術協會」評議委員等,致力於戰後臺灣膠彩畫的活絡發展,1977年提出以「膠彩畫」統稱在台灣使用動物膠作為媒劑敷彩礦物質、水干、植物等顏料之創作類項,沿用至今。作品曾入選日本「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覽會」 與第四回「府展」 ,及第五、六回「府展」特選、總督賞二次。
作者大膽使用灰色調系色彩、深淺的變化表現晨霧迷濛中攀爬在竹架上的牽牛花(朝顏);畫中左側穿著和服的人物,先以勁挺優美鐵線鉤繪型態後再設色,是日治時期殖民地背景下生活環境與文化上薰陶所呈現的反射,一方面也反映了當年臺灣部分女性的形象和服飾品味。畫作整體以粉灰色系營造,把作品襯托得清新出塵、如詩如夢的境界。
林之助以構圖簡潔、設色高雅且華麗多變的畫風在膠彩畫壇聞名,早期的人物畫作品,神情嫻雅恬靜,呈現女性古典婉約之氣質,裝飾性味道濃厚,身受師承老師們的影響。於1940年入選「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覽會」之《朝涼》,可謂此類作品的最佳詮釋。1941年返臺之後,創作的主題以生活環境中可觸及之景物、花鳥為主,清新脫俗又賦瑰麗色彩的表現是其作品的特色。
中文作品名: | 朝涼 |
---|---|
英文作品名: | Bathing in the Morning |
作品年代: | 1940 |
媒材/分類: | 膠彩 |
尺寸: | 245.3 x 184.5 cm |
作者: | 林之助 |
作者年代: | 1917 - 2008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