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0月28日生,字序賢,號于寰,四川達縣人。1945年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科畢業,在國立藝專時曾隨傅抱石、李可染二師習畫及繪畫史論。
曾舉辦多次個展,臺灣省立美術館(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省立博物館(現為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藝術館(現為國立藝術教育館)等邀請展多次。曾獲得全省美展書法第1名,金爵獎、中興文藝獎、國立歷史博物館榮譽金章。著作有《元四大家》、《元朝書畫史論集》、《中華書法史》、《中國花竹畫》、《書法藝術》等。曾任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研究員、國立藝術學院教授、省展評審委員、省立美術館典藏委員。曾為中華民國國畫學會、中華民國美術協會會員。
張光賓教授深具傳統書畫美學素養,其書法研究,於篆隸雍容和暢、樸拙婉通,陶古鑄今,對草書的研究、推廣和創作質量均甚豐,為繼于右任倡導「標準草書」以來之最卓著者。晚年融鑄諸法創意變新,將被遺忘之技術昇華,而內涵歸於純真,更行解脫,作品筆墨繁密,而意境幽遂;用筆率意自然,又不拘成法。
於山水畫研究,獨能開拓疆界,九十一歲創造「焦墨排點皴」,表現其自我獨特的山水語境,任造化在手運作自然。晚近書法筆勢深淳,皴法「勾如草篆,皴似古隸」,表現了山水的渾雄,造形從心所悅,不拘規矩,尺幅多長卷、巨帙,畫幅中配置遒逸自在的長款是其特質。風格卓絕,氣象恢宏。本作為21開冊頁,既見山巖宏偉布局,又具細膩的轉折變化,為其晚年之佳作。
其研究、創作及教學生涯跨越近一世紀,來臺入故宮書畫處專事研究,長期創作研究書畫流變的史觀脈絡至今,於元代書畫領域,見地卓絕。其深究傳統古書畫精隨,又得民初中國畫改革創新大家傅抱石、李可染二師親授,故風格創新,不滯於傳統、又不囿於當代,幾度丕變遊刃有餘。
中文作品名: | 江山無盡 |
---|---|
英文作品名: | Infinity |
作品年代: | 2007 |
媒材/分類: | 水墨與書法 |
尺寸: | 61×1701 cm |
作者: | 張光賓 |
作者年代: | 1915 -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