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水(1895-1931)是台灣第1位至日本留學研習西洋雕塑的近代雕塑家,1920年入選第2回「帝展」,之後又連續入選3次,1925年由於遭到審查員的杯葛而落選,從此打消參展的念頭。黃土水1915年被推薦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就讀。當時日本雕塑界已掀起以寫實主義為風尚的羅丹熱,黃土水在此環境下受到薰陶,從傳統木雕出發,結合西方古典寫實主義之雕塑技法,表現具台灣特色主題的圖像風格。
作品肌理或動態生命的表現並不很強烈,但卻含蘊著體積流動感覺。2頭牛朝右,一隻俯首欲吃草,另一平視遠望向前看,又有2頭牛首朝向左,一俯一仰,俯頭的似是看見對方想吃草,也引起它吃草的欲求。另1頭牛仰望遠方,將畫面空間隨牛的眼睛拉長出去。而在相對的牛中間站著1頭小牛,面朝右,正接受小男孩的撫摸,消除過於對稱的構圖,也為畫面帶入濃厚的感情。作品間遠近深度交互,及物體強弱焦點的掌握都相當有其獨特之處。作品以西方寫實風格描寫鄉土民情野趣,構成一幅幽閒的台灣風光情景。
少年時期的黃土水隨著舅父 常到大稻埕的街上逛神雕店舖,接觸福州系神雕,加上父親與二哥也都是木匠,他從小自然對雕刻藝術產生興趣。1911年,黃土水自大稻埕公學校畢業,並順利考上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由於學校全部公費,對貧困的黃土水是一求學機會。在學時,黃土水的「圖畫」、「手工」成績優異,畢業展木雕作品更得到師長讚賞,促使黃土水往雕刻發展。1915年, 黃土水得到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的推薦,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開始接受西洋式雕刻教育。雖主修木雕,但對其他雕塑課程亦苦心研究 ,並觀摩各家所長自我充實,並朝向自己的風格發展。
中文作品名: | 水牛群像 |
---|---|
英文作品名: | Taiwan Buffalos |
作品年代: | 1930 |
媒材/分類: | 雕塑 |
尺寸: | 220×520 cm |
作者: | 黃土水 |
作者年代: | 1895 - 1931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