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堉安1979年出生於臺灣臺北,2002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2005年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畢業。2003年他以「鳥人」為造型的《自畫像》系列獲得臺北美術獎首獎。
獲得臺北美術獎肯定後,廖堉安舉辦過多次個展:2003年的《自以為是.》於臺北的新樂園藝術空間;《失重狀態》於臺南的原型藝術空間。2004年的《perplexity 不知所措》於高雄的新濱碼頭舉辦。2007年《假寐》在臺北的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以及《活殺自在之術?》於伊通公園舉辦。2008年12月於亞洲藝術中心舉行個展「不溫柔的愛撫」。2011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個展「蹩腳症候群」,2013年發表個展「智慧失能」。廖堉安每一次個展皆呈現了不同階段的風格,這些風格的轉型鮮明地反映出人物的造型在每個階段所要敘事的重點。不管創作風格如何演變,廖堉安始終對於自我心理狀態,都會人群的生活形態和人際互動關係感到興趣,這也是他繪畫的核心主軸。
廖堉安的繪畫名稱向來直接了當表達感受,搭配畫中人物各種軀體姿態所展現的情緒面貌,營造出各種心理狀態。〈惱人的虛情假愛〉表達的是現代人為了要在社會上求生存、偽裝自己,迎合別人,希望尋求被接納,因而迷失自己的痛苦。力直氣壯的抵抗之姿如早期的鳥人系列,在這個系列裡的攀附與掙扎,被黑眼圈遮蔽的眼神,讓這個人物變得不這麼地理所當然。
從「鳥人」那充滿睥睨與挑釁眼神(自畫像及鴨人系列),到總是以背對畫面或蜷縮在角落的癱軟姿態,或者是充滿挫敗的人際關係(虛情假愛、不溫柔的愛撫),廖堉安藉由繪畫名稱和畫中人物的姿態,描繪他對於現代社會的觀感。
藉由卡通人物形象的塑造,廖堉安創作一種敘事的符號化語言,說的故事是關於種種現代人的文明病症。廖堉安捕捉現代社會裡充滿偏執與自私的人際關係,也描述歇斯底里的情緒狀態。這種種失序的情緒感官,反映在人物的外表,外顯在他們的身體、眼睛等等。
中文作品名: | 惱人的虛情假愛 No.4 |
---|---|
英文作品名: | Annoyingly Pretentious Love No.4 |
作品年代: | 2009 |
媒材/分類: | 油彩與壓克力彩 |
尺寸: | 162×130 cm |
作者: | 廖堉安 |
作者年代: | 1979 - |
典藏單位: | 私人收藏 |
授權聯繫方式: | 廖堉安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71~1980 ─ 六年級生 |
相關作品: | 惱人的虛情假愛 No.3 蹩腳的小遊行 No.1 超難喝的珍珠奶茶 No.1 自畫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