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恭,1901年出生於板橋林家,為臺灣五大家族之一林本源後代。1921年赴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和經濟,同時選修劍橋美術學院課程。1925年轉入倫敦大學斯雷德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創作,同年作品入選「英國皇家美術會展覽」。1929年於日內瓦娶瑞士籍海蒂小姐為妻。1931年作品〈裸體〉入選第5回「臺灣美術展覽會」。1935年〈月下美人〉入選第9回的「臺灣美術展覽會」。1936年擔任廈門美專校長。1963年至1973年任教於臺灣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系(現文化大學),1973年應聘巴西「聖保羅雙年展」評審委員。1991年退休,僑居美國紐約。1992年92歲病逝。
林克恭的人體繪畫,自1958年起,開始出現疊影似的抽象風格,拉長的人體比例、波狀的曲線、交疊的影像和對比的色調,呈現出畫面凹凸的空間視象。畫作〈人體〉以白色的色彩描繪少女的體,左右疊影快速的筆觸,凸顯出主體的輪廓與姿態。少女潔白蒼茫的人體形態搖曳顯現,令欣賞者於視覺茫然瞬間又將焦點回歸於主體上。如此以同色厚薄構成的群像組合背景的手法,繁雜又富律動的物體組合形式,襯出主體人物的實體感,為林克恭人物創作上一大特色。左下方白色拉長的L形為林克恭一貫之簽名方式,右下方藍綠色疊塊形成的深色陰影,將視覺拉近至眼前,正巧與左下方白色塊面產生遠近空間距離感,人體右腳提起左傾的姿態,產生出徐徐前進的動態感。
林克恭生長於顯赫的全臺首富板橋林家大家族中,家境優渥又加上天資聰穎,使其在創作上,成為臺灣前輩畫家中少數直接融匯西方藝術繪畫技巧與特質之人。林克恭以美育作為信念,將振興美術為己任。在創作態度上,林克恭表現著一種謙和、自在、順受的君子文人氣度,其創作的靈感源自於對自然萬物的領悟與觀察。林克恭的作品十分注重畫面線條的分布與架構,筆下的線條力求明暗虛實的變化,擅長以線條組構整體畫面,創造出嚴謹、簡潔、高彩度、明暗對照、漸層變化等充滿豐富的情感與生命力的藝術風格。
中文作品名: | 人體 |
---|---|
英文作品名: | Nudity |
作品年代: | 1968 |
媒材/分類: | 油彩與壓克力彩 |
尺寸: | 72.5×60.5 cm |
作者: | 林克恭 |
作者年代: | 1901 - 1992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Email: artnet@art.ntmofa.gov.tw (04)2372-3552分機368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