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1895-1947),嘉義人,1929年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畢業,專研熱愛的油畫。1926年,其作品《嘉義街外》入選日本第七回「帝展」,成為臺灣首位入選日本美展的臺灣人,此事在臺為之轟動。先後任教上海新華藝專、昌明藝專、上海藝苑繪畫研究會名譽教授,第一屆省展評審委員。創辦七星畫壇、赤陽畫會、赤島社、臺陽美術協會(與楊三郎、李石樵、顏水龍、李梅樹、廖繼春、立石鐵臣、陳清汾等8位畫家合組)。曾入選日本帝展多次,獲第2、8屆臺展特選第一名、臺展賞,歷屆府展無鑑查。
本幅作品筆觸粗放、樸實,充滿樸質的鄉土氣氛,在空間上的處理,遠景係以平視角度,而對於近景則有改以俯視的方式來呈現。「多重視點」是作者慣用的手法。畫面構圖焦點強調高聳天際的鳳凰木,約佔掉三分之二的畫面,大氣且自信,活潑自由的筆調凸顯出陳氏尋求融合水墨線性律動感的特色。湖中悠然自在的白鵝、丹頂鶴與岸上遊客的點綴,以及幾近放棄技巧的樸拙、不修飾的筆法,充滿安和、浪漫宛若童話世界,充分抒發作者對家鄉細膩悠遠的情懷。
陳澄波是臺灣美術史上藝術家為社會犧牲的第一人。陳澄波自幼便以鴻鵠之志為人生目標,期許自己為社會及藝術奉獻一切,在其油畫作品中亦可見到陳澄波對於故土的思念及在地情懷的牽繫,乃追尋梵谷依性寫形及依情賦色的真性情,揮灑獨特的筆觸與強烈色彩的張力。陳澄波在美術推廣上先後共組「七星畫壇」、「赤島社」及「臺陽美術協會」等重要團體,並發表藝術相關文章,傳達自己對創作之於社會的熱烈信念。1946年,陳澄波擔任嘉義市第一任參議會(今嘉義市議會)議員,從藝術界跨入政治界。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被拘禁並於3月25日上午在嘉義市火車站前,被無辜殺害公開槍斃,當時蠻橫無理的社會亂象,造成陳澄波的犧牲,令人感到十分惋惜。
中文作品名: | 嘉義遊園地 |
---|---|
英文作品名: | Chiayi Park |
作品年代: | 1937 |
媒材/分類: | 油彩與壓克力彩 |
尺寸: | 130×162 cm |
作者: | 陳澄波 |
作者年代: | 1895 - 1947 |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授權聯繫方式: | 數位典藏內容授權作業要點及說明 |
相關展覽: | 國美無雙 I - 館藏精品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