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生於雲林北港,1950年國小四年級時受圖畫老師陳昆元的啟發,對繪畫產生強烈的興趣,1953年即入選首屆全省學生美展,1956年進入臺南師範普師科就讀,1959年獲南部七縣市漫畫比賽第一名、寫生第二名展現其繪畫長才,1962年進入師大藝術系就讀,1966年獲師大藝術系系展油畫、設計類等類項第一名,並以總成績第一名畢業,1967年與馬兆凱、許懷賜⋯⋯等人組織「畫外畫會」提倡現代藝術,1968年與黃華成、郭承豐舉辦「黃郭蘇展」,繼「東方」、「五月」之後在臺灣畫壇掀起的另一次新的藝術風潮,1973年旅居美國仍致力於現代畫的推展,並提出「流程美學」繪畫理論,之後展開「深度性錯覺」、「多水平線式空間」及「循環空間」的繪畫創作。
本幅作品運用各種不同的景物並將寫實性的空間加以扭轉,在任意形式的透視法則中作者以主觀的意念掌控佈局,運用重重疊疊的空間 表現人們多元內心世界的另一個面向。
戰後臺灣現代繪畫發展由年輕藝術家所推動的畫會首推五○年代的「東方」、「五月」畫會,之後在六○年代末期由蘇新田等人所組織的「畫外畫會」展開了另一波的藝術理念的推展,畫外畫會不僅是六○年代的一個前衛藝術團體,他們在藝術的理念上也提出明確的觀點,強調在風格上超越形式主義,在繪畫表現上提出主客體的新觀點,在審美心理上建立新風格理念⋯⋯等,並融合了佛學與前衛美學,提出具有本土哲思理念的繪畫運動,在六○年代存在主義思潮籠罩臺灣藝文界的情況下,「畫外畫會」在藝術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面向,為新時代標示了一個新作風,而蘇新田在此時對西方藝術及美學的不同定義與形式表現則力求打破傳統觀念,在其多元理論探討與具體實踐中開創個人獨特的藝術風貌。
中文作品名: | 內即是外的房子 |
---|---|
英文作品名: | A House Whose Interior Is Also the Exterior |
作品年代: | 1991 |
媒材/分類: | 油彩與壓克力彩 |
尺寸: | 209×172 cm |
作者: | 蘇新田 |
作者年代: | 1940 - |
典藏單位: | 藝術家自藏 |
授權聯繫方式: |
蘇新田 Email: htsu84421@gmail.com |
相關展覽: |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31~1940 ─ 二年級生 |
相關作品: | 天旋地轉秋日色 野營‧羊群‧斜陽‧海風 |